• 2025-02-20
    春回大地,农事渐起。二月的白马湖,无人机巡田、疏通沟系、组织水源灌溉、踏田管理、农机检修……处处洋溢着盎然生机。农业中心、生产区、农机监理所的工作人员们齐心协力,以饱满的热情奋力跑好备战春耕生产“第一棒”,共同绘就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忙图”。农业中心:科学指导,指挥带好头在田间地头,除了平行行走式水肥药一体机喷灌、无人机巡田、带北斗导航系统的开沟机作业、红外线监控播种排种等各种现代化农业装备的轮番上阵,农业中心技术人员也纷纷深入田间地头,发挥“指挥官”的作用,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面对今年普遍降水少的不良因素,农业中心技术人员一边指导生产区科学进行春灌,一边大力推广药肥双减政策。他们不仅在试验田进行示范种植,还根据不同地块的实际情况,给生产区制定详细的种植方案,展示如何科学施肥、精准除草。通过一次次实地指导,让生产区以科学种植方法,引领科技兴农,为小麦返青起身期的良好长势和今年夏粮丰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生产区:细管麦田,丰收有盼头第四生产区里,春季小麦的田间管理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数台植保机在广袤的麦田里来回穿梭,压力泵将农药转化成细密的雾状,均匀地喷洒在小麦的茎叶、背面和根部。这不仅
  • 2025-02-19
    随着春季气温逐渐回升,大棚西瓜种植进入了关键时期。为确保今年西瓜的优质高产,东坝头农场产业中心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移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即将到来的移栽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大棚西瓜移栽前,土壤处理是重中之重。产业中心根据土壤结构,科学调配有机肥和复合肥,确保土壤养分均衡。通过深翻、晾晒等措施,改善土壤通透性,减少病虫害隐患。同时,引入微生物菌肥,进一步优化土壤微生态环境,为西瓜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今年,东坝头产业中心采用了优质抗病品种,进一步提高种苗的抗逆性和产量。在育苗环节,技术人员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确保幼苗健壮、根系发达。移栽前,还对种苗进行了病虫害防治和炼苗处理,以提高移栽后的成活率。为迎接西瓜移栽,大棚内的环境调控工作也在有序进行。技术人员对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和调试,确保移栽后能为西瓜生长提供稳定的环境。大棚同步配备灌溉系统,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效率。随着移栽准备工作的全面完成,大棚西瓜种植即将进入移栽阶段。在技术和政策的双重支持下,今年的大棚西瓜有望实现产量和品质的双提升,为消费市场带来更多优质瓜果,同时也为东坝头农场带来可观经济收益。
  • 2025-02-19
    近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乔玉山、副研究员陈晓东一行莅临三河,为三河草莓产业带来了科技创新的指导与支持。此次前来,专家们重点针对新式保温大棚和草莓超高垄栽培架建设进行了现场指导。他们深入三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仔细查看大棚和栽培架建设前期准备情况,并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建议,为三河草莓种植的设施优化指明了方向。针对大棚草莓繁苗在夏季高温高湿天气下死苗率较高的难题,专家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指导。他们依据丰富的科研经验和专业知识,为三河传授了实用的应对策略和管理方法,以帮助草莓繁苗顺利度过夏季不利气候条件,减少死苗率,保障草莓种植的产量和质量。此次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专家的现场指导,为三河的草莓种植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科技动力。相信在专家的支持下,三河的草莓种植将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 2025-02-18
    随着气温的回升,滨淮农场高效农业中心里一派繁忙景象,大棚内工人们正忙着栽种西兰花,大棚外几名工人也在对水肥一体化设备管道进行维修整理。发展高效农业是增加农场收入、做大农场产品矩阵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对高效农业种植布局进行调整后,滨淮立即配套新建水肥一体化设备。在各个大棚内,可以看到一条条黑色主管带穿插遍布在田块中间。在西兰花栽种结束后,混合了肥料的灌溉水均匀喷出,覆盖了每一颗苗。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用压力管道系统和滴管系统,通过管道,将肥料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每个大棚内。“我们中心今年计划种植韭菜50亩、西蓝花100亩,通过这套水肥一体化系统,水的利用率可达95%,节省肥料用量20%以上。目前已经这套系统覆盖了90多亩的大棚,预计在今后实现全覆盖。”高效农业中心负责人王伟伟介绍说。“今年我们还计划新建60亩简易大棚和20亩连栋大棚,主要是用于种植韭菜、西兰花等反季节蔬菜和太秋甜柿等中高端水果,不断丰富滨淮农产品种类。各项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 2025-02-18
    走进黄海农场林业中心育苗大棚内,一株株绿叶稠密、形状奇特、深绿光亮的斯蒂芬冬青枝条,长势旺盛,焕发着无限生机与希望。这一株株看似不起眼的小苗木,凭借4600平方米的工厂化育苗大棚温室,已成为黄海农场特色苗木之一,该基地也荣升为江苏省最大的斯蒂芬冬青繁育基地。近年来,黄海农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扩大绿色覆盖面、增强绿色底色为方向,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积极示范推广新品种,开展规模化品种培育,着力助推林业高质量发展。向品种端发力培育新品种,开辟新路径。斯蒂芬冬青是黄海农场特色林业产业的一扇窗口,它是良好的观叶、观果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该农场牵手南京林业大学科研团队,经过3年精心培育出斯蒂芬冬青,让它从春天萌芽、开花、结果,再到秋冬落叶果红,形成良好的树形、较好的观赏效果,成为农场林业经济的“聚宝盆”。“我们主要采用扦插技术进行冬青繁殖,保持原来植物的优良性状,只需一叶一芽的枝条作为材料,在苗床上就能繁殖出新的冬青苗。”农场林业中心主任王虎义说,“这样不仅加快林木良种的产业化进程,还扩大新优特色苗木栽培规模,让绿色资源不断激活‘美丽经
  • 2025-02-17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担粮。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三河全力备足育秧营养土,为即将到来的育秧工作做好充分准备。2月14日,在双桥生产区农田旁,铲车、水稻育秧筛土机轰鸣作响,一堆堆小山似的水稻育秧营养土堆满了晒场。据现场负责人介绍,为了确保育秧营养土的质量和数量,他们提前对周边的土壤进行了检测和筛选,选取了土质疏松、肥力较高的地块作为取土点,并严格按照科学配方进行调配,增加了有机肥料和微量元素,以满足秧苗生长的营养需求。为了保证营养土质量,农业技术人员还深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确保营养土的调配和准备工作符合标准和规范。备足育秧营养土只是三河春耕备耕工作的一个缩影。接下来,三河还将继续抓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储备和供应,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等,全力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为全年农业丰收开好局、起好步。
  • 2025-02-17
    2月14日,苏垦农发弶港分公司各生产区秧池里一片忙碌。管理人员驾驶着LDH12卫星平土机,在秧池里来回穿梭,进行平整作业。接着,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开沟机精做秧板,为即将到来的育秧工作做足准备。科技赋能春耕备耕,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为全年粮食生产开了个好头,也为新一年实现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双提升增添了有力保障。激光平田机的刮土铲根据秧池高低变化作业,最终秧池的高低差被精准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水稻秧苗在各生长阶段都营造了最佳的水层条件。北斗导航系统则凭借其高精度的定位功能,确保秧板的宽度和平整度都精准无误,有利于秧盘摆放和秧苗盘根,保障了秧苗生长的良好环境。据苏垦农发弶港分公司农机水利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过去使用水田平整和人工开沟,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效果也不尽人意。采用激光平田技术后,秧池平整度提升40%,灌溉用水节约15%。北斗导航开沟的育秧畦面大小一致,提高了秧池利用率,秧苗素质显著得到提升。这些“硬科技”不仅抢出了春耕黄金期,也为粮食稳产上了份双保险。
  • 2025-02-16
    一年之计在于春,跑好开年“第一棒”正当其时。集团公司所属企业持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做好线上线下营销,加速渠道拓展,赢得市场主动权。“今日新增集客40,订单8,开票8,产值8万元……”苏舜公司各单位迅速转入“热辣模式”,铆足干劲拓市场、抢订单、忙生产,向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冲刺。销售一线快速吃透厂家商务政策,清楚地掌握经营效益指标和销售过程指标,狠抓销售过程管理,严格要求销售顾问在与客户交流过程中,敏锐洞察并精准捕捉客户不经意间提及的需求痛点和对产品功能的关注侧重点,诚信沟通建立信任,高效执行转化机会。售后服务坚持把“服务为先”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技术中心站、工匠工作室在维修技术、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减少客户等待时间,快速提升服务效能。同时,借助CRM数字化工具赋能,深化企微售后端应用,根据回厂频次、价值贡献等数据分析,实现精准邀约及过程驱动,推进质效提升,扩存量、提增量。营销团队直播带货,主播化身“带货达人”,通过抖音、小红书等直播平台讲解车型配置功能,为客户答疑解惑。各店平均每天进行1-4场直播,每场时长1.5小时,平均每周发布1分钟左右的短视频5-6个。走进东辛农场
  • 2025-02-14
    2月13日,集团人力资源条线年度首次会议在集团总部召开。会议分为近期人力资源制度解读和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建设扩面两部分。解读包括招聘管理、人才流动、人才保障、工资总额管理等,内容涵盖政策依据、执行标准、管理职责、程序流程等落地执行要点。参会人员就人才流动规范、内部人才选聘条件、劳动合同管理、人才住房保障、人才经费申请、工资总额与特殊事项等具体场景中的疑惑和难点展开充分交流。人力资源部围绕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就对标一流、三项制度改革、人才规划编制及社保等工作进行了分解布置。农场g公司财务总监、农场公司、苏垦农发人事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集团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出席。
  • 2025-02-14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经过冻融的泥土中,蛰伏的生命蓄势待发;广袤的田野上,滨淮人的脚步早已踏破晨霜,田间地头已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清沟理墒,科技助力护麦田走进第六生产区28大队的小麦田,生产区主任卢刚正带领大队人员清理田间沟系。铁锹翻飞间,淤泥被铲除,垡块被清理,原本淤塞的沟渠逐渐恢复畅通。“三沟相连、雨止田干,这是春管的关键!”卢刚说到。他身后,一条条横竖墒纵横交错,像毛细血管般贯穿整片麦田。这些横竖墒不仅能及时排涝,还能将水分输送到麦苗根部,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的科学管理。 清沟理墒的同时,一场“田间问诊”正在同步展开。技术员穿行在麦田间,他们时而俯身查看叶片下部有无红蜘蛛,时而定点查看叶龄分蘖,时而南北穿梭于田间查看草情,将苗情、草情实时掌握,以便气温回升后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不远处,头顶一架无人机正在巡田,技术员介绍巡田照片会上传至巡田系统,可以在电脑前查看田间长势对比图,发现长势较差地段可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优种培土,绿色种植筑根基在第五生产区23大队大场上,营养土已经在场头备好。“我们在节前已经进行了营养土培肥和人工补墒工作,使肥料充分溶解,经过冻融堆闷,保证营养土培肥安全。近
  • 2025-02-13
    实干争春早,奋进正当时。连日来,东辛东米公司全力抓好开春第一批肉鸡养殖,为全年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走进东升鸡场,一排排现代化鸡舍错落有致,技术人员正忙碌地穿梭其中,仔细查看肉鸡饲养情况。养殖场负责人李东辉介绍,目前与温氏集团灌南公司保利保价合作代养的第二批90万羽肉鸡长势良好,近期即将出栏。与此同时,在温氏食品公司白羽鸡食品加工厂房内,轨道式机械吊挂等全自动设备正高效运转,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对东辛运来的第一批肉鸡进行屠宰和分拣。养殖与加工的繁忙场景相互映衬,共同奏响新春奋进的冲锋号角。近年来,东米公司通过创新合作模式,打通肉鸡养殖、加工、销售等各个关键环节。在构建从“养殖到餐桌”的安全食品全产业链过程中,始终坚持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持续深化对标管理,料肉比位居行业前列。在做强食品端的同时,不断探索“东米食品”品牌代加工销售模式,组建专业营销团队,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肉鸡产业创新迈出新的步伐。
  • 2025-02-13
    新春伊始,白马湖林管站杨树苗圃基地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起苗、捆扎、装车等工作,一株株优质杨树苗从这里陆续发往外地。截至目前,白马湖苗木开春销量已突破63000 株,迎来蛇年销售 “开门红”。自1 月 20 日起,白马湖林管站陆续接到淮安市林业局等多家单位的订单。据林管站负责人吕治顺介绍,目前已完成杨树苗销售 63000 余株,尚有 50000 余株订单正在洽谈中。亮眼的销售数据背后,是白马湖优质苗木的过硬品质。白马湖自繁优质“不飘絮” 杨树雄株苗,凭借生长快、抗性强、成活率高的特点,以及笔直的杆型和较少的分支,兼具美观与实用价值,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其良好的生态效益,不仅满足了绿化造林的需求,也为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按照年初计划,林管站今年杨树苗销售目标为15 万株。目前已完成销售目标任务的 42%,首季销售成绩斐然。为实现全年销售收入 80 万元的目标,林管站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抢抓春季造林黄金期,加大生产力度,确保苗木供应;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渠道拓展销售途径,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
  • 2025-02-12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垦局联合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通报2024年全国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单产提升劳动竞赛情况,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喜获殊荣。据悉,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第四生产区22大队N32号田,以其卓越成绩位列小麦高产样板田佳绩组,该田块2024年度夏粮小麦亩产831.6公斤,创造江苏冬小麦单产最高记录。此次荣誉背后,是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科学种植与精细管理举措的成果。2024年度夏粮小麦生产,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紧紧围绕“适期早播”核心要点,以“早苗、匀苗、壮苗”为突破口,大力推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种植模式。充分利用旱茬早播优势,选用生育期长、抗逆性好、产量潜力高的郑麦1860品种。严格把控旱茬麦超高产栽培技术,建立适期适量苗,科学优化群体结构。科学实施“稳氮增磷钾、前促中控后攻”肥料运筹策略,精准控制基本苗在13万/亩,有效提升群体质量,促进分蘖成穗夺大穗,为高产打下坚实基础。小麦播种环节,采用正反旋盖种播种技术。通过激光平整土地,进行耕翻、直耙、正反旋播种以及双圆盘开横墒等工序,确保整地精细、落籽均匀、畦面龟背,以高质量播种实现苗齐、苗匀、苗壮。同时,积极探索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方式
  • 2025-02-11
    为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2025年工作会议和对标一流暨作风建设会议精神,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升级。2月7-8日,苏垦产研院组织健康食品和中心实验室相关人员赴东辛农场、新曹农场等单位开展科研需求对接调研。在东辛农场,调研团队聚焦乳业发展,对乳制品加工现状进行了全面了解,针对其发展瓶颈问题,提出了乳制品深加工系列方向与建议,同时还就生物质资源循环利用和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展开深入探讨。在新曹农场,苏垦产研院科研人员详细了解新曹农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与技术研发需求,实地走访相关生产现场,双方围绕鸡蛋市场现状、蛋鸡养殖、鸡蛋深加工需求以及鸡粪循环利用等领域展开研讨,聚焦产业研发需求,探讨近期鸡蛋产业科研项目的研发目标与内容。此次产研对接是苏垦产研院落实集团公司科技研发“四者” 要求的具体举措,通过主动对接产业公司,深入挖掘产业实际需求,为集团揭榜挂帅项目精准立项夯实基础。下一步,苏垦产研院将继续加大与各产业公司的对接力度,切实发挥“三级研发体系”的协同优势,不断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江苏农垦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