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我也可创造――淮海农场有限公司精准帮扶困难群体行动掠影

作者:陆军发布时间:2019-01-21文章来源:江苏农垦信息网

        收入稳定了,生活也安定了,久违的笑脸又绽放了……目前,江苏农垦淮海农场有限公司53户建档立卡帮扶对象的家庭已有49户这两年按期脱贫让我们的是看到昔日的帮扶对象其活质量正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他们不仅在理念上实现了从要我脱贫我要脱贫身份转变,更是在行动上迈出了一步又一步的坚实步伐

从幕后到台前的家庭妇女

在家一向享受惯了相夫教子生活的李海霞,着实没有想到因丈夫突发重病,在耗光了家中的积蓄后还是撒手人寰,让一向腼腆的她不得不担下家庭的重担。作为被公司确立的建档立卡对象的李海霞,在失去父母又失去丈夫的情况下,女儿复习高考的李海霞又是欣喜又是无奈。欣喜的是女儿即将长大成人,成为新一代有知识的青年。无奈的是女儿上学需要一大笔学费,无业的她不知从哪儿才能变出钱来。虽然自己的学业以前没有念好,但李海霞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让李海霞没有想到的是,她的想法也是公司领导的想法。“只要你勤快肯干,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一分场社区主任王健特地上门找她谈心,这让苦闷不已的李海霞看到了希望

只要双手,能实现生活的转机。20171月,在分场社区和大队干部的帮助下,李海霞第一次有了帮大队晒场仓库站岗的工作,每月300元的收入也能解决了生活的燃眉之急。随后,大队又把一条10亩地的林地以优惠的价格承租给了她,让她通过在林间套种粮食每年也有了不菲的收入,同时大队还把近7亩闲散的“拾边地”无偿给李海霞种植,第一年还帮她免除了600元的收割费。从以前无事可做到忙碌的团团转,让李海霞甚是开心:这实打实帮扶的背后,那可是真金白银啊!

更让李海霞感到兴奋的是,公司工会还为她的女儿办理了春送温暖、金秋助学学费资助活动,为她家减少了2000元的学费开支。公司工会在她脱贫后,去年开春为了拓展她的创收能力,公司工会还特地征求她的意见,让李海霞有了宝贵的月嫂培训机会,让她顺利地拿到了就业证书,同时还以扶上马送一程的姿态,为李海霞漏雨的住房厨房翻新了屋顶。

“感谢领导们的关心和帮扶,让我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李海霞如是说。

从病人到服侍患者的家政工

我现在生活得很有规律不但解决了自身生活的难题,还成为大家竞相夸赞的好保姆近日,以家政保姆服务的淮海农场四分场社区建档立卡对象陈国军看到我时,非常高兴地向分享自己从事保姆以来的心路历程,“现在联系的家庭不下10家,要不是看病拿药耗费高,我早就脱贫了

阵国军,2004年之前是一名拖拉机驾驶员,因为在铲运工地和外地做保安时,两次突发疾病被人发现时,先后经医生抢救816小时才苏醒,在医院先后呆上了几个月,被医生断定活不久并被妻子抛弃的陈国军,在熬过了困苦的一年看病就医的时光后,终于康复了过来。

穷则思变,面对家徒四壁的陈国军,虽然沦为了单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在单位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走上了家政保姆这条道路。没曾想,陈国军硬是凭着自身的本事,让本不该看好的人,日后对他是刮目相看。

“只要把你的对象当作自身的父母来看,就没有服侍不好的病人。”陈国军时刻牢记帮扶干部对他说的话。自她2005年开始从事保姆工作的近14年间,陈国军服侍过的22位老年人中,最大的97岁,最小的也有72岁,还有一位82岁的老奶奶,他都是以老人“儿子”的身份住进老人家,甚至还睡同一条被窝,最终还为19位老人送了终。

“开始接手保姆护理以来,一些人就把患了重病,实在难以服侍的老人才交给了他。“陈国军说,“我服侍最短的一位老人只有一个星期,最长的老人也有6年,这些老人中,有中风瘫痪之人,有脑梗、痴呆患者,还有患帕金森和心脏病病人,无论是脾气好的,还是脾气犟的,对这些老人,我都是贴心服务,他们在我的手里都很听话。”

据悉,陈国军接手的老人,在第一天就摸清老人的性格,投其所好。有一位97岁的老红军喜欢听三国,说秦汉,陈国军就从家里拿来书来与老人一起探讨交流,老人在弥留之际,特地关照家人给他3万元的答谢红包,陈国军转手就交给了老人的长孙,让老人很是感动;陈国军经常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陪老人散步聊天,还根据自己懂推拿、会按摩的手艺,帮老人健复身体,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锻炼健身,让老人们解除了一个又一个体能和身心上的烦恼,10多年来,还为3位突发疾病的老人转危为安。

农场社区城西居委会有几百号人组成的工作群内,陈国军简直就是家政服务的金牌保姆,往往前边一家为老人送了终,第二天他又被另一家老人的子女请进家里。“只要用情用心,生活就不会有问题”对此,陈国军深信不疑。

从游闲汉到勤劳就业的养鸡工

54岁的羌健因为弱智的缘故,单位领导之前为他申请了低保,在精准帮扶开展以来,单位领导又开导和激励他,用自己动手来改变生活。于是羌健在好心人的牵线搭桥下,来到距家4公里外的吉垛村的一家个体养鸡场打工,每天的工作就是饲喂饲料,捡拾鸡蛋,打扫卫生和帮助防疫的琐事,不仅吃住在鸡场,中午晚上还能弄杯小酒,而且每年还有一万元的进帐。对此,羌健很是满足,小日子过得也是有滋有味

以前父母健在时,羌健就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反正父母有退休工资,自个也有了些低保,他也就过着吃吃玩玩的日子。可父母不会永远庇护着孩子,随着父母先后离世,羌健的生活就没有了保障,并沦落为单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单位的领导与姜健结成帮扶对子后,针对羌健身体好,也有行为能力,只要有人带着他,生活肯定没有问题的实情后。于是他们就与姜健谈心激励,与其过着贫困救济的生活,不如自己外出打工,用劳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领导的关心帮扶,让羌健深受触动,他就来到养鸡厂去尝试帮工的生活。鸡场老板针对羌健好酒的习惯,每天中午和晚餐总会供应些酒菜招待他,让羌健看到了工作的激情和希望。于是羌健就直接住到了鸡场内,安定了下来。而每年羌健在鸡场的劳动所得就直接打进了羌健女婿的帐户里,为他积攒下养老钱。

虽然羌健不会理财,但算起经济和生活账,羌健总是逢人便说:“游手好闲混不来钱出点力气弄个生活费没有问题。”如今,羌健由于勤劳肯吃苦,如今他已成了鸡场唯一一个长期打工也解除了鸡场老板找人打工的难题。图为李海霞在育婴师培训班上演示操作和陈国军有瘫痪老人按摩时的镜头。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