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农场顾兵和陈秀兰的爱情故事

作者:陆军发布时间:2019-01-28文章来源:江苏农垦信息网

    很难想像,一个高大帅气的男人,却对一个比他小8岁的女人感兴趣;同连队另3个青年女人,却对这位男人很上心,便编各种谎言来拆散他们。信以为真的她,便退掉了定情物,给他人挪位置。而他则坦言:只要她不谈,我也不谈;只要她不嫁,我就天天等着她。这两个人就是江苏农垦淮海农场城西居委会82岁的顾兵和74岁的陈秀兰夫妇,是爱和情让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结婚57年来,共同享受着甜美的爱情。

因为姐妹的挑唆,她选择了退出

顾兵和陈秀兰都是江苏省海门县瑞祥乡东村人,因为隔河千里远,两家相距500米却不相识。直到20多岁的顾兵把山芋腾卖给了陈秀兰那当村长的父亲,才与陈秀兰有了一面之缘。

1960年,顾兵与陈秀兰的父母们一起移民来到淮海农场务农,并双双分配在三营17连,当时移民来17连的海门工很多,到了谈婚论嫁的青年也有不少。来农场一年后,连队有一位后来成为妹婿母亲的长辈做媒,要把陈秀兰介绍给顾兵。而陈秀兰一直以自己才17岁不肯谈来拒绝。

其实顾兵对婚姻也是个很要强又很犟的大男人,他上面还有3个姐姐。当时顾兵还在老家时,已经24岁的他,家里的父母长辈已经给他介绍了好几个对象,就是看不上,不同意。到农场来时第一年,也要人帮着做媒,自认条件不好,不想谈,就是见面了也就没有了下文。

来农场后的第二年,那个长辈经常在陈秀兰耳边谈起顾兵这个小伙不错,家中又是一个男丁,人也老实肯干,再加上母亲的撮合,已经17岁的陈秀兰也就半推半就地同意相处了。

当陈秀兰同意相处的喜讯告诉顾兵时,顾兵也就破天荒地同意了,还把一只木箱交给陈秀兰放衣物。他俩刚不久,顾兵父亲去世了,为此,陈秀兰还为顾家戴了孝布

等他俩恋爱关系公开化时,没曾想却得罪了连队另外3个姐妹。有的姐妹说,顾兵外边亏空人家好多钱粮,穷得要死,你竟然也谈;有的说这人是一根筋,木纳得很。

俗话说,三人成虎。禁不起他们的轮番说教,陈秀兰思想出现了松动,于是就对顾兵说不想谈了,回家并对父母说:“下次顾兵再来我家,你们就不要再理睬他了,我跟他不谈了。”说完便把顾兵交给她用的本箱请连队连长季宝林交还。

其他3个姐妹听说后,就先后上门来探听情况,并对陈秀兰说:“你不谈那我们可就谈了。”“要谈你们去谈吧!”陈秀兰也没有放在心上。有的姐妹说:”你是真假的,真不谈了吗?”陈秀兰没好气地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嗦了,肯定不谈了。”

只是让这些姐妹感到无奈的是,顾兵只是对他们说:“陈秀兰不谈,我也不谈,我要等陈秀兰结婚了他才谈。”以至于有的姐妹在外边说:“只要顾兵同意,今天结婚就今天结,明天结婚就明天结。”

没多久,陈秀兰生病躺在床上不见好。这时妹婿他妈又来做工作说:“你们刚谈恋爱时,顾兵的父亲最喜欢你了,按照迷信的说法,这是顾兵他爸喜欢你的表现哟!”顿了顿,妹婿他妈又说:“你不谈了,他们3个竞相要谈说明了什么,再说顾兵人又不错,为什么不谈呢?”

当陈秀兰所在的营部书记王进香知道这个情况后连忙与连长季宝林一起上门来规劝,并说一定要把这个婚姻给劝回来:“小陈,你与顾兵谈肯定不会吃亏,小顾这人很好,很正直。”然后又回过头来对陈秀兰的母亲说:“你们若不同意,我就对你们有意见了。”

最终,在营部书记和连队连长的劝说下,陈秀兰又与顾兵恢复了恋爱关系。等陈秀兰18岁结婚时,还特地请王进香、季宝林和媒人、邻居置办了一桌饭,算是把婚给结了。

因为家庭的负担,他全力地支持

现在看来要大操大办结婚这个喜事,在当时却只是象征意义的。因为穷,他俩在简陋的房子内就放了一张床,两只箱子,两床旧被子,其他什么也没有。唯一新的,就是顾兵买了两条灯芯笼的衣服,做条灯芯笼棉裤、棉袄。

在结婚前,顾兵和陈秀兰都是连队里的排长,顾兵因为是心灵手巧,来到农场后,他只种了一年的田,就凭借着自身的木匠手艺,帮着食堂修桌椅,修房屋,又因为烧饭口味好,后来一直干了20多年的炊事员,这是后话。

而陈秀兰也因为活泼肯干,样样苦事难事做在前,并在知青上山下乡来之前就当上了排长,多年来一直是连队的先进生产者,有时忙时,还跟男子汉一样挖沟,拔棉楷,叉稻草上车。在1973年时,陈秀兰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宣誓时,营部书记王进香也特地参加了,以示对她工作的支持。

结婚后两口子夫唱妇随,由于都是劳动人民出身,田间的苦活累活对他们来说,都不在话下。

令人遗憾的是,陈秀兰的父亲当时是副业组组长,在50多岁那年发高烧,仍然坚持劳动。陈秀兰看到后,连忙叫他休息休息吃吃药片。可她的父亲却说,不碍事,不要老吃药,过会就好了。可是后来父亲病情越来越重,经医院诊断,患了肝腹水就走了。

由于陈秀兰家有3个姐妹5个弟兄,现在父亲又走了,排行老2的陈秀兰依然担起了家庭的重任,经常要把家里好吃的东西拿给或省给母亲或兄弟姐妹们吃,而顾兵不但不说,还全力地支持。其中最小的几个兄弟就是上边几个姐妹共同出钱才结成婚的。对此,顾兵不但不说,还全力地支持。所以到现在,他们这个大家庭相处得还是非常融洽。

因为爱心的付出,他们相濡以沫

“顾兵他比我大8岁,而且还有家族遗传的手抖的毛病,再说走路时间长了,腿就会肿疼,所以我们现在无论是做事还是外出购物、散步,我都要陪着他,当好他的守护者。”在采访时,陈秀兰对笔者说,“遇到有重物要拎,也都是我拎着,不给他增加负担。”

在采访时我们了解到,这20多年来,每天老两口过着早上跑跑一起上上街,在家干干活,看看电视或一起与邻居聊天的生活。晚饭后一起在东边路上根据身体的状况跑上半小时或一小时 ,顾兵喜欢看新闻,我们就早早地到家,过着相互陪伴的生活。

“一般烧饭做菜都是我来做,有时我做菜他嫌我做的不好吃的话,就自己炒上一盘或烧上一顿。”陈秀兰在家边切着菜边聊着,“他岁数比我大,我要照顾看着他。”

顾兵夫妇两个儿女全在农场,虽然家中只有一间房,但他们都有自己的楼房,想儿女时,他们走过去就到了。儿女也经常来到父母这儿吃上饭,聊聊家常,这让老两口非常幸福。

“他们两个人相处得真好,我们做了这么久的邻居了,还从未听到他们有什么争执的事。”在采访过程中,邻居王克兰说道。

“是的,虽然我们俩都很要强,但我们重来也没有打过架,就是实在有的地方做的不好,顾兵也会说上两句,但我自知理亏,也不做声,再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能过几年呀,我们大家应该珍惜才是。

采访过程中,顾老爹时不时地插上一二句话,算是对妻子话语的认可,更是对未来生活的肯定。图为顾兵夫妇。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