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分公司李俊领荣获“第三届人才突出贡献奖”

作者:顾兴林发布时间:2019-01-29文章来源:江苏农垦信息网

 

  日前,省农垦集团公司召开“第三届人才突出贡献奖”表彰大会,云台分公司高效农业生产区副主任李俊领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被授予“人才突出贡献奖”,这也是他继去年获得“创业模范”以后再获殊荣。

  李俊领2015年7月从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来到苏垦农发云台分公司工作,任高效农业生产区技术员。

  豆丹是连云港地区对豆天蛾幼虫的俗称。豆丹做出的菜肴味道鲜美,肉质嫩滑,营养丰富,被誉为“国内少有,苏北仅有,灌云特有”的美味珍馐,全国每年消费豆丹约1.5万吨,豆丹相关产业产值已达到10多亿,央视七套“科技苑”栏目还专门介绍了豆丹产业。但连云港市场上豆丹主要以夏秋季露天豆丹为主,春季豆丹虽然价格高昂却是有价无货可供,连云港淮海工学院的吴胜军、夏振强两位教授多年研究春季豆丹化蛹羽化交尾产卵技术,却一直进展不大,这一技术瓶颈也严重制约了苏北地区豆丹产业的发展。

  2015年5月,云台分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制定了稳步发展麦稻、做大做强莲藕养殖、大力推进新兴高效产业创新研究的分公司三大产业格局,依托苏北地区庞大的市场消费需求,积极发展豆丹养殖,作为高效农业生产区技术员的李俊领,率队走上了研究“青虫”的道路。

  豆丹养殖是一门新兴学科,没有系统的养殖理论可以借鉴,李俊领和他的技术团队先后多次到东辛、灌云等地去学习、去取经,可不管是养殖户,还是豆丹研究机构均以种种理由拒绝讲授,对此他没有气馁,他就千方百计找来书本自己摸索学习,从豆丹的生长习性到发生规律,从采收入土,老熟幼虫到室内越冬到加温升温化蛹发蛾到交配收卵到向大豆上接籽到采收豆丹,一步一步地摸索着前进。其次李俊领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豆丹研究既辛苦又新奇,需要整天围着“小虫”观察如何化蛹发蛾到如何交配产卵、接籽,特别是春季化蛹发哦交配掌握室内温度、湿度是关键,李俊领为了掌握这一技术,就住在繁育中心,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寒冷的夜晚,李俊领身披大衣,常常整天整宿地蹲在虫床旁仔细观察哦子的生长情况,确保及时交配。2016年7月份的一天,李俊领在给养殖器材进行消毒时不慎感染引起发烧,全身无力,但当时正是豆丹产卵交尾的关键时节,李俊领没有休息一天,每天挂完水又忙䟿在繁育中心,2016、2017两年都是春节时才回河南老家看望父母一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的不断探索、实验、总结,李俊领成功掌握豆丹室内越冬、人工催育、化蛹、羽化、交尾、卵粒收集、消毒等一整套的繁育技术,形成了豆丹卵孵化率高、人工干预豆丹卵孵化时间以及豆丹卵精确消毒等多项核心技术,解决了豆丹养殖过程中成活率低、大面积规模化生产难、受天气因素影响大、产量低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目前该公司豆丹卵孵化率已达90%以上,2017年分公司完成销售豆丹卵300万粒,创产值30万,到目前,该公司豆丹养殖中心已向连云港市各县区以及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多个市、县的养殖户提供1000余万粒虫卵。同时提供免费的养殖技术服务,先后组织豆丹养殖培训班5次,现场指导养殖技术30余次,服务里程达3000余公里,带动豆丹养殖面积近千亩,为养殖户解决了种源和养殖技术的难题,豆丹养殖也逐渐成为许多农村脱贫致富的成功项目之一。

  2017年11月,李俊领豆丹养殖技术被连云港市总工会授予科技创新奖,2018年5月,李俊领同志被江苏省农垦集团公司党委授予首届“创业模范”。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