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河农场有一群人,他们常年在农场梨园做季节工,由于每年都到梨园拍摄采风,与他们便熟悉起来,我便叫他们为剪花人。
他们一共十个人不到,在梨园疏花、疏果上都算得上是老师傅了,年龄在50-65岁之间,都是住在梨园附近的职工居民,对这一片梨园,他们不仅有着深厚的感情,更有情丝万缕。每次去我都会和他们攀谈几句,他们告诉我,从梨园建起来至今,他们就一直在梨园做季节工,虽然都已经退休在家了,但是他们特别喜欢在梨园做季节工,因为梨园的兴建,使他们的生活有了新的变化,比如:由最初泥路变成了石子路,石子路变成了水泥路,现在水泥路又变成了沥青路,在所有的生产区中,邱上郢是第一个铺上沥青路的,所以说,梨园是他们的“福星”,更是他们的“宝”。谈笑间,他们熟练的剪掉了一朵朵多余的梨花,梨花一朵朵的从空中落下,铺满了整个地面,如同雨点般的落下,再与泥土相融,变成了天然的有机肥料,在他们的精心修剪下,梨的产量和品质一年比一年好。我夸他们剪花剪的快又好,他们笑着说,我们上郢以前也有果园也种梨,只是各家种的少,没形成规模,慢慢的也就都不种了,现在这一万多棵梨树这么一大片,你看多漂亮,而且就在我们家门口,我们晚上吃过饭后,都喜欢来梨园周围走走看看,心里美着喱!
在梨园盛花期,到这里游玩观赏的人很多,剪花人不仅是工作人员更是宣传员,他们穿梭在梨树间也是一道风景,游玩的人总是会好奇的问他们为什么把那么多花都剪掉,他们会仔细的为游客介绍剪掉多余花的好处,游客在听完后才恍然大悟道,噢,原来这就是三河梨为什么大而甜的秘决啊。从疏花开始,剪花人便会一直忙到疏完果才会休息一阵子,待到梨成熟时,他们又会来做采摘季节工,可以说,整个梨的生长过程与他们密不可分,梨的酸甜里有他们的付出和汗水,当看到前来采摘品尝三河梨的游客不断的夸赞梨真好吃时,他们笑的比谁都开心,心里比谁都甜,他们的劳作也算是得到了最有价值的回报。我喜欢这群勤劳朴实的剪花人,喜欢拍下他们剪花时的瞬间,有感动,有欣喜,更有收获,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什么是爱家乡,怎么去爱家乡,我想,我也会学他们,用行动去告诉人们,三河是我的家乡,是我最深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