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一想到“农场”,到处都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荒地和一望无际的芦苇滩,农场——那个让我一辈子魂牵梦绕的地方,在那广袤无垠的荒滩草地里处处都布满了我的足迹,那里曾有我青春的梦想,那是抚育我成长的摇篮,也是影响我一身人生轨迹的驿站……
农垦梦是艰苦的梦。随着时代的变迁,唯有“农垦梦”才是我永恒不变的精神支柱。曾记得我们老一代垦荒者、转业官兵和数千万知识青年们,是我们老一代农垦人用青春和汗水,忠诚与坚韧为后昆留下了名传千古的创业梦。成为今天新农垦人的不竭动力和宝贵财富。回忆过去的艰苦岁月,我记忆犹新,那是在我刚教书的1975年,农垦依然十分贫穷,几毛钱一斤的肉只能在每年春节才能吃上一顿。老一代农垦人为实现了“农垦梦”,让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让青春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光芒。
农垦梦是神圣的梦。回首60多年前的农垦,百里无人断炊烟,荒滩一望杳无边。从“荒滩”到“大粮仓”,第一代农垦人开启了寻梦和圆梦的征程,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一批批集体转业官兵和知识青年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靠“流大汗、出大力”创造了垦荒奇迹,使“农垦梦”变为现实,建成了江苏农垦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第二代农垦人又将“居住在现代化的城镇里,耕耘在丰收的田野上”变成了现实。如今的农垦人不但可以吃饱,还要吃好,直至饮食讲究“绿色、环保、健康、低碳”,百姓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今,我们的饮食起居都在发生着很大变化,信步走进新时代的农场: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到处呈现出一派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欣欣向荣、文明和谐的农垦新景象。农家小院宽敞明亮,厨房干净,院落整洁,厕所的洁净程度和城里不分上下。现在电灯、手机、电视、电脑、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点亮了农家新生活……为实现建设幸福美丽家园的“农垦梦”凝聚正能量。
回想漫长的农垦路,一头连着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一头连着在改革开放的阳光下活力四射、向繁荣富强快步迈进;农场人走过的60多年光阴,是一段人民经历了吃不饱穿不暖、缺医少药的岁月,又经历无数风雨,熬过无数阵痛,最终步入小康生活的漫长岁月……如今,我从农垦百姓的衣、食、住、行、娱等一个个变化,打开了我尘封的记忆。现在,农垦居民生活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幸福的新时代。这一切,已成为我永远抹不去的永恒记忆……
农垦梦是幸福的梦。在农垦建设时期,我和农垦人一起肩负着屯垦戍边,示范引领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神圣职责和梦想。把农垦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支持地方为维护社会稳定发展作贡献,实现了从单纯的“粮食生产者”向综合的“粮食掌控者”的转身。而今,美丽的农垦新城拔地而起,满目生机盎然,处处景色宜人:发展现代农业,农场增效、员工增收的要求燃起了一团冲天的火球;一台台现代化大型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奏成了一道奔驰的彩虹;一条条公路实现了现代文明;农垦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号角奏响了奋力谱写“苏北明珠”的新乐章;亲民爱民、关注民生,让农垦变得更和谐;这一切都证实黄海新的领导集体用智慧、力量又将开创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