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6-06
    走进长江之畔的南通公司优质西瓜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景象。今年推出的富硒西瓜凭借皮薄汁多的传统优势和科技赋能的健康价值,成为市场新宠,掀起本地消费热潮。西瓜大棚内,种植户丁必宏穿梭在墨绿色的瓜藤间,小心翼翼地摘下成熟的西瓜,脸上洋溢着喜悦:“今年种了二十几亩富硒西瓜,第一批瓜个个都是‘优等生’,甜度高、硒含量足,保管让大伙儿吃得健康又开心!”南通垦优鲜品供应链公司与丁必宏等经验丰富的种植户合作,延续40余年积累的人工授粉、控水滴灌、病虫害绿色防治等西瓜种植技术,并成功融入富硒技术。通过喷施富硒营养液,西瓜硒含量达到0.4mg/kg以上,且每个西瓜都附有溯源二维码,扫码即可查看种植情况和检测报告。公司采购业务负责人瞿鑫磊介绍:“硒元素能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现在大家生活水平高了,开发这款西瓜就是为了顺应健康消费新趋势,进一步提升附加值和品牌力。”第一批富硒西瓜上市以来,垦优鲜品线下门店销售员曹振雷十分忙碌,一直在忙着卸瓜、打包、装车。他说:“这两三个月都会是销售旺季,今年我们升级了富硒西瓜的礼盒包装,有的企业一次订购100箱,作为员工的健康福利。周边居民也来捧场,常常供不应求。”西瓜上市半个多
  • 2025-06-06
    5月23日下午,三河农场农业科技园区杏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火热进行。主播在一小时内销售杏子近300斤,收入2000元,为杏子销售开辟了新途径。直播现场,满园杏子金黄饱满,挂满枝头。主播穿梭其间,热情洋溢地向观众介绍杏子的品种、口感和营养价值,同时现场采摘、品尝,直观展示杏子的新鲜与美味。“大家看,这杏子果肉厚实,咬一口香甜多汁,纯天然生态种植,大家可以放心下单!”主播的详细讲解和真实体验,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直播间里,网友们热情高涨,纷纷留言询问购买方式并踊跃下单。“看起来太诱人了,必须来一份!”“这杏子品质真不错,给家里人也买点尝尝。”订单信息不断滚动,直播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百人,总观看量达1.1万人次。以往,三河农场杏子成熟季主要依靠职工和居民购买,销量不稳定。此次直播效果远超预期,让杏子走出农场,卖到更远的地方,并且卖出了好价钱。农业科技示范园负责人满脸笑容地说:“明年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争取种出更好的口感和更高的产量。”接下来,三河农场直播间将在杏子采摘期增加直播频次,及时销售成熟杏子,进一步拓展线上市场,助力农场产品销售。
  • 2025-06-05
    五月芳菲,新洋农场容器苗基地内,各色月季竞相绽放,粉扇、绯扇、粉色达芬奇等20余个品种编织成一片“浪漫花海”。自5月启动销售以来,千余盆月季凭借卓越品质、高性价比和科技含量迅速走俏市场,造型别致的月季拱门、花球与月季树更是成为消费者的心头好,为“美丽经济”注入强劲动力。走进基地,科技元素随处可见。自主研发的控根花盆打破传统种植局限,让月季根系更发达;智能化养护系统通过手机远程操控,精准调节喷水量与湿度;节水高效的“滴箭”设备确保每一株月季得到精准滋养。基地管理人员梁亚洲一边演示一边笑着说:“过去浇水跑断腿,现在手机一点,指哪浇哪!”随着他轻点手机,喷灌设备应声启动,水雾在阳光下划出一道绚丽的彩虹。林业公司副总经理蔡仿介绍:“高温天气下,控根器搭配自动化喷淋系统,既能降温又能输送营养液。”针对室内大棚生长的容器苗木,基地通过遮阴网、滴灌和排风扇组合调控,为苗木打造“清凉港湾”。目前,基地年产球类、造型类等精品绿化苗木近万株,月季产业年产值持续攀升。2020年至今,新洋农场已建成100亩配备温室大棚、水肥一体、智能控制等先进设施的现代化容器苗圃,实现月季自繁自育常态化。凭借精细化管理模式和
  • 2025-06-05
    近日,江苏省工信厅公示了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南京正大天晴凭借“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端制剂智能工厂”项目成功入选。此次评选是江苏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深度应用,树立行业标杆,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南京正大天晴围绕“数智转型”战略积极探索实践,实施智能工厂升级改造项目,打造了5G无线网络和工业物联网深度覆盖的智能工厂。公司部署了研发AI算法与系统、模块化机器人产线、数据中台与多系统集成等先进技术,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通过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南京正大天晴运营成本降低20.2%,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12.9%,单位产品能耗下降18%,AI视觉检测使质量损失下降42%……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公司在数智转型方面的卓越实践,更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目前,南京正大天晴的数智建设项目与模式已成功向上下游企业复制推广,带动更多企业参与智能制造建设。展望未来,南京正大天晴将继续坚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大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投入,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智能工厂,为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 2025-06-04
    近日,新曹农场的西瓜大棚里一片繁忙景象。瓜农们忙着采摘、搬运、装车,一筐筐西瓜堆满货车,等待发往各地。与此同时,一批中果型精品西瓜“小兰”正被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包装,几个小时后,它们将乘坐专机飞往万里之外的阿联酋迪拜。这是江苏省内首次出口西瓜。“这批西瓜共计80箱、560公斤,经过南京海关所属盐城海关严格查检合格后,即将开启跨国之旅。”南京海关动植物检疫处负责人在现场难掩兴奋。东台西瓜作为中国名牌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早已凭借其香甜口感畅销全国。然而,过去由于传统品种体型大、运输易破碎、成本高,以及与国外标准存在差异等问题,一直难以走出国门。此次出口的“小兰”品种西瓜,是新曹农场承包户胡汉兴另辟蹊径的成果。他积极联系阿联酋大型连锁商超,洽谈出口事宜,并选择了中东市场上少有的黄瓤西瓜品种“小兰”。该品种瓜重约2千克,瓜瓤金黄,口感清甜,汁水丰盈,平均甜度达13度,口感犹如“冰激凌”。胡汉兴介绍:“新曹农场的沙质土壤种植出的西瓜品质绝佳,深受市场青睐。”新曹农场是远近闻名的“东台西瓜”主要产区,发展大棚西瓜已有25年历史。在“统一规划、连片发包、规模种植、互利共赢”的生产原则指导下,每
  • 2025-06-04
    5月25日,随着载满三花种鹅的卡车驶入临海农场种鹅全舍规模化高效健康养殖基地,一场紧张有序的接运工作正式展开。50余名管理人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经过一天的奋战,顺利完成4000余只种鹅的接运任务。早上8点30分,第一车种鹅抵达。提前做好防疫消毒工作的志愿者们迅速分工,形成流水线作业。养殖人员季玉玮介绍,他们自主设计的卸鹅过道,能让种鹅从车上直接跑入鹅棚,大大节省人力。尽管工作服被鹅群排泄物污渍覆盖,但无人抱怨。青年志愿者姚昊明笑着说:“看到种鹅顺利入棚,一切都值了。”种鹅入棚后,养殖人员严格按照比例配制复合维生素饮水,定时喂水、投喂专用饲料,采用“渐进式饲喂法”促进鹅群适应新环境。种鹅顺利进场的背后,是临海农场在项目建设上的全力推进。作为“产业项目突破年”的重点工程,种鹅养殖项目被列为“书记项目”,农场主要领导亲自牵头,全程督导,多次带队外出调研,最终选定优质三花鹅种。项目建设期间,党委班子成员下沉一线,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难题。从4月21日破土动工到5月25日具备养殖条件,仅用35天便完成近3000平方米养殖区的智能化改造,实现了水线、料线的全自动管理和完善的温控、风控系统。省农科院戴
  • 2025-06-03
    “赶牛时要保持匀速,避免奶牛应激,擦拭乳房必须采用螺旋式手法,做到清洁彻底,确保生鲜乳品质……”走进苏垦优然牧业公司,每天的班前会上,班组长都会对操作细节进行再强调。伴随着一声轻柔的提示音,两套80位利拉伐转盘式挤奶机缓缓启动,奶牛有序进入挤奶卡位,挤奶员们娴熟地为奶牛进行前药浴、验奶、擦拭、套杯、后药浴等步骤。奶源部段俊林边巡视边介绍道:“检验前三把奶时要观察乳汁状态,这是揭发乳房炎和刺激奶牛乳腺的关键步骤。”在奶厅,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为从源头上保障奶牛健康与生鲜乳品质,牧场制定奶厅SOP标准化操作规程,对挤奶流程、环境卫生、消毒杀菌等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每个操作都有章可循。同时,依托智能挤奶设备的健康自动检测和泌乳自动监测技术,实时采集每头奶牛的产奶量、健康状态等数据,实现数字化与标准化的深度融合。“从奶牛进入奶厅到鲜奶出厂,我们设置了五道质量关卡。”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孙红军介绍,每一滴生鲜乳出厂前都要经过体细胞数、乳脂肪率等20余项指标检测,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至质量追溯平台。检测合格后,安装了GPS定位的冷链运输车立即缓缓驶出厂区,将刚刚挤出的鲜奶运送至乳制品加工企业,全程
  • 2025-06-03
    5月22日,白马湖农场二渔场迎来首批4000尾鳜鱼鱼苗投放。一尾尾鱼苗跃入养殖池,为白马湖农场2025年“光伏塘口鳜鱼养殖”科技创新项目按下“续航键”,也勾勒出一幅“鱼跃人欢”的产业画卷。鳜鱼,又称松花江鳜、桂花鱼,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名贵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被誉为“富贵鱼”,深受市场欢迎。产业科技部部长吕治顺介绍,此次投放的4000尾鱼苗,养殖周期5至6个月,预计春节前上市,产量可达3200斤以上,产值近十万元。鳜鱼对水质要求高,且怕光喜静,与白马湖农场的“渔光互补”项目高度契合。近年来,白马湖农场大力发展“上层光伏、下层养殖”的模式,此次试点在光伏板下的20亩鱼塘养殖鳜鱼,正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创新举措。这也是继黄花鲫鱼、小龙虾养殖后,白马湖农场在新能源与设施渔业融合方面的又一实践。为确保鳜鱼生长环境,渔场提前投放了200多斤饵料鱼,并做好塘口整理、消杀和水质监测工作。现场数台新投入的增氧机、曝气装置和水车,为鳜鱼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未来,白马湖农场将在渔光互补项目上持续探索,拓宽发展路径,在种苗繁育、生态养殖、生鲜加工等方面发力,构建数智化渔业产业链体系,绘就产业发展
  • 2025-06-02
    5月23日,苏垦渔业与国内知名活鱼烤鱼品牌鱼酷在天津市联合举办“强强联手,共筑高品质活鱼烤鱼新标杆”战略合作发布会。此次合作标志着苏垦渔业在市场布局、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展现了双方共同打造高品质活鱼供应链、引领烤鱼行业发展的决心。发布会上,苏垦渔业董事长邓国新表示,此次合作是基于双方对品质的共同追求、对消费者的尊重以及对彼此实力的认可,是一次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深度合作,实现了源头品质与终端美味的完美结合。鱼酷创始人陈世宏则高度评价苏垦渔业的国企实力,认为双方的联手是产业革新与消费升级的同频共振,未来将共同推动活鱼烤鱼品类迈向新高度。签约仪式上,苏垦渔业党总支书记、总经理戴祥与陈世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嘉宾和媒体的见证下,双方将鲜活的苏垦渔业基地直供鮰鱼送入鱼酷“活力渔场”造型鱼缸内,象征着战略合作的正式启动。苏垦渔业作为江苏农垦的二级子公司,整合了垦区优质渔业资源,已形成种苗繁育、成鱼养殖、食品开发等全产业链布局。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水产品供应基地,苏垦渔业以“苏垦鱼、鲜天下”为追求,年产优质水产品4万余吨,直供国内大型餐饮连锁店。今年一季度,苏垦渔业签订鮰鱼订单超1
  • 2025-06-02
    端午节临近,淮海农场以“垦一代”品牌端午大礼包为载体,成功开辟了一条新的经济增长路径。今年,农场精心筹备并突击加工了12000多只特色粽子,搭配古法腌制的咸鸭蛋,推出端午大礼包,强势登陆节日市场。截至目前,已售出400多份礼包,实现营业收入近10万元。“垦一代”端午大礼包中的鲜肉粽和红豆花生粽,搭配咸鸭蛋,每一口都承载着节日的温馨与祝福。淮海农场在食品安全上坚守高标准,粽叶选用本土芦苇,糯米来自苏垦米业淮海公司生产的渠星牌,搭配本地新鲜猪肉、红豆、花生等优质食材,确保口感与品质。从原材料采购到精细加工,再到精美包装和及时配送,每一步都凝聚着农场职工的辛勤付出。“没想到农场职教中心还能提供如此专业的包粽子服务,‘垦一代’品牌的粽子融合了淮海农场军垦文化的独特韵味,让人回味无穷。”消费者的赞誉不仅是对淮海农场端午大礼包的肯定,更是对“垦一代”品牌的认可。淮海农场通过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成功将节日美食需求与公司业务紧密结合,为农场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 2025-06-01
    近日,苏垦优然牧业公司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以“小切口”创新推动牧场管理提质增效,生动诠释了“小改革”撬动“大效能”的强劲动力。在牛舍饮水系统改造中,饲养团队针对进口水槽上水系统成本高、维护难等问题展开攻坚,成功突破进口设备依赖瓶颈。饲养部韩文康介绍道:“进口水槽上水系统单套成本130元,供货周期长,且塑料部件易老化导致水位失控。”面对这一难题,饲养团队经过多次模拟测试,采用不锈钢浮球阀改造方案,将单套成本降至16元,累计节约成本近7万元。牛舍内,一辆改装后的多功能叉车正在高效作业。技术人员自豪地介绍道:“我们针对原有推料车推板小、动力弱的缺陷,将叉车改造成‘推匀料车’,实现推料、匀料、叉车模式自由切换。”过去需要2人耗时30分钟的工作量,如今1人仅需5分钟即可完成。此外,这款多功能叉车还具有“多料带走,缺料补料”功能,有效破解了奶牛因固定位置进食时导致的局部缺料难题。近年来,苏垦优然牧业公司积极开展“小改小革”、降本增效等活动,成果丰硕。目前,牧场累计完成小技改项目超20项,年均节约成本超200万元。这些立足岗位的“小改小革”,正持续转化为牧场降本增效的生产力,为东辛乳业高质量发展注入
  • 2025-06-01
    五月的三河农场,杏香四溢。自5月19日开园采摘以来,三河农场的杏子采摘活动热度持续攀升。尽管室外气温高达三十多度,但游客们的热情丝毫不减:“杏子在哪里采摘?”“导航发出来!”“什么时间可以去采摘?”“我们在外地,能不能发快递?”……平均每天售出杏子300余斤。走进三河农场农业科技示范园,主道路两侧及北边的杏林一片金黄,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慕名而来,打卡拍照、采摘品尝,欢声笑语回荡在杏林间。园区工作人员魏建峰介绍:“今年雨水少、光照足,杏子口感和甜度都超往年,产量也很高。”为助力杏子销售,三河农场提前拍摄视频预热,两条视频总浏览量达9.2万。同时,通过抖音直播销售团购采摘券,吸引周边消费者前来。开园4天,已售出杏子1200余斤,销售额近万元。
  • 2025-05-31
    端午佳节将至,宝应湖农场抓住节日营销旺季的契机,携咸鸭蛋、生态草鸡、草鸡蛋、双孢菇等特色农产品,参加了金湖县2025年尧帝古城中外名优商品博览会。博览会现场,宝应湖农场的展位前人头攒动。工作人员热情地向过往居民介绍产品:“大爷、大妈,尝尝我们农场的咸鸭蛋,湖鸭蛋腌制,口感特别好!”切开的咸鸭蛋圆润饱满,红油涌出,咸香四溢,引得消费者纷纷点赞,更有许多人现场索要联系方式下单购买,准备作为端午节走亲访友的特色礼品。除了咸鸭蛋,生态草鸡、草鸡蛋和双孢菇也备受关注。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试吃、免费赠品等方式与居民互动,耐心讲解产品从养殖种植到营养价值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亲身感受宝应湖农场产品的独特魅力。此次参展,宝应湖农场不仅集中展示了特色农产品,更借助端午营销旺季拓展了市场,提升了品牌知名度。通过与消费者的面对面交流,农场进一步了解了市场需求,为产品优化和升级提供了方向。未来,宝应湖农场将继续秉持品质至上的理念,不断创新,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健康的农产品,推动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 2025-05-31
    利民河畔,绿意盎然。在新洋农场新南生产区16大队利民河堤旁的林间隙地上,一片繁忙景象正在上演。自5月22日启动以来,新洋农场与盐城银宝恩微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1300亩林下冬瓜种植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曾经闲置的林间隙地,如今被一株株茁壮的“墨丽”冬瓜苗迅速点亮,成为盘活土地资源、发展高效农业的生动实践。“从签约到首批250亩移栽启动,仅用了4天时间,速度就是效率的体现。”新洋农场公司副总经理谢勇介绍道。该项目创新采用“联合体”模式:农场高效盘活林间隙地资源,银宝恩微则提供从优质种苗、核心技术指导到全链条管理及保底收购的一站式服务。目前,首批250亩移栽已顺利完成,后续1050亩林隙地的移栽工作正全面展开,预计近期完成全部定植。技术赋能,勾勒丰收图景。在作业现场,工人们熟练运用营养钵移栽技术,取苗、定植、覆土、浇水,一气呵成。银宝恩微生产部副部长毛现峰现场指导并介绍:“‘墨丽’品种抗病高产,亩产可达5吨。得益于标准化流程和专业技术支持,项目进展迅速。预计9月,这片林下沃土将迎来约6500吨的冬瓜丰收。”届时,优质果将直供市场,其余则精深加工制成冬瓜蓉,用于食品馅料,真正实现林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