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河畔,绿意盎然。在新洋农场新南生产区16大队利民河堤旁的林间隙地上,一片繁忙景象正在上演。自5月22日启动以来,新洋农场与盐城银宝恩微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1300亩林下冬瓜种植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曾经闲置的林间隙地,如今被一株株茁壮的“墨丽”冬瓜苗迅速点亮,成为盘活土地资源、发展高效农业的生动实践。
“从签约到首批250亩移栽启动,仅用了4天时间,速度就是效率的体现。”新洋农场公司副总经理谢勇介绍道。该项目创新采用“联合体”模式:农场高效盘活林间隙地资源,银宝恩微则提供从优质种苗、核心技术指导到全链条管理及保底收购的一站式服务。目前,首批250亩移栽已顺利完成,后续1050亩林隙地的移栽工作正全面展开,预计近期完成全部定植。
技术赋能,勾勒丰收图景。在作业现场,工人们熟练运用营养钵移栽技术,取苗、定植、覆土、浇水,一气呵成。银宝恩微生产部副部长毛现峰现场指导并介绍:“‘墨丽’品种抗病高产,亩产可达5吨。得益于标准化流程和专业技术支持,项目进展迅速。预计9月,这片林下沃土将迎来约6500吨的冬瓜丰收。”届时,优质果将直供市场,其余则精深加工制成冬瓜蓉,用于食品馅料,真正实现林下资源的“吃干榨净”和效益最大化。
项目推进不仅是土地和作物的生长,更是人才的培育。银宝恩微专业团队全程驻场指导,新洋农场同步组织人员深度参与技术培训与田间管理。“这不仅是生产,更是培养本土产业技术骨干的实战课堂。”谢勇补充道。这种深度协作模式,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产业扩张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与此同时,“见缝插绿”的增收实践也在同步上演。在新洋场部城西区域,20亩零星隙地焕发生机。30余名农场在职员工运用前期掌握的种植技术,抢抓农时栽种冬瓜苗,将城镇“边角料”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