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保住淮海人血汗钱

作者:顾松坪发布时间:2018-10-08文章来源:江苏农垦信息网

      我参加工作后,就一直在淮海工作,因此,网络开始流行后,我将QQ与微信两个网名均起了“淮海人”,可能是我曾在淮海派出所工作过,派出所的民警发法制书籍时没有忘记我。这不,去年春天,淮海派出所的王干警到淮海农场有限公司办公楼发《警方忠告》时,特地走我办公室,送我一本。拿到这本书,我被《警方忠告》的书名所吸引,急忙打开阅读,阅读以后,觉得里面讲的案例挺适用的,于是,带回家连读阅读了几天,直到将它全部读完。说来也巧,后来,这本书还真起了作用。去年秋天,如果没有它的“提醒”,我妻子肯定被骗!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去年秋天的一天下午,妻子手机突然响了。妻子拿起手机接通。手机里传来了“法院干警”的声音:“我是‘××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有人举报你家资金来路不明,被我院立案调查!”

妻子生性胆小,被他这么一吓,急忙解释:“我们家是工薪阶层。家里的存款都是靠工资积存下来的,来路清清楚楚。”

   “这不是你说清清楚楚就清清楚楚的,要等我们立案调查结束后,才能得出你家的钱是否来路清楚的结论!”电话里,‘法院干警’的语气很严厉。

   “那您说怎么办呢?”妻子请‘法院干警’想办法。

    “请你将家里所有银行卡和存折里的钱转到我们法院的专有账户上,接受我们的审查。如果审查后,你家钱来路没有问题,我们会将钱全部退还给你的。”“法院干警”指导妻子配合调查。

   “你们法院的专用账号是多少?”妻子问。

   “你有没有纸与笔?“

   “有。”

    “那你记一下。我们法院的专有账号是6228………。我与你再核对一遍,6228………!我提醒你一下,你家这案子,因举报人追得紧,我们得赶快办案。为了配合我们尽快将案件调查清楚,请你马上就到银行去办理。如果因为你家耽误了办案时间,所造成的后果全部由你家负责!”

  “好的。”说完,妻子就来到房间,打开抽屉锁,拿出存折与银行卡。

  “你拿存折与银行卡干什么?”妻子与“法院干警”通话的时候,我正在房间看书。她进房间开抽屉锁的时候,刚好被我看到。

   “我刚才接到‘法院’一个电话,说有人举报我家的钱来路不明,让我将家里的钱全部转到他们的专有账户下接受审查。”

    一听妻子的话,我就知道妻子遇上电信诈骗了。因为我读过的《警方忠告》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一段话:“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办案人员,以受害人钱款来路不明、他们要介入调查,要求受害人配合他们办案为由,诱使受害人将钱款转到他们的专有账户下,并虚假允诺,若审查后,受害人的资金来路没有问题,将全额退还。当受害人将钱转至他们的专有账户下时,他们迅速将受害人的钱款转走,使受害人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于是,我一把拉住妻子,不让她转款。妻子不解地问“人家‘法院’让转的,你为什么不让我转?”

   “不是我不让你转,这钱根本就不能转。这是电信诈骗!”

    “你瞎说什么啊!人家法院还会诈骗?”

   “法院不诈骗,但被不法分子冒用了。”

   “我不相信。”说着,妻子仍然要往银行去。

    “我说到这种地步了,你仍然不信。这样,我把派出所发给我的《警方忠告》拿给你看。你看了上面的案例,就相信我刚才所说的话了。”

    我走到书橱前,从里面取出《警方忠告》,然后翻到“防范冒充公检法人员实施电信诈骗”那一页,递给妻子。

    妻子小声地读了上面那段话,读完后,恍然大悟,感激地说:“幸亏你阻拦,否则,我们辛辛苦苦几十年的存款要打水漂了!”

    我指着她手上的《警方忠告》说:“我阻拦你,还亏得这本书的‘提醒’。如果没有这本书上防骗知识提醒的话,恐怕你我辛辛苦苦几十年积存下来的血汗钱真的要落入电信诈骗分子的腰包了。”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