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铁成的军垦情结

作者:淮文宣发布时间:2018-10-23文章来源:江苏农垦信息网

       在淮海农场农建四师战士纪念碑下,每天我们都可见到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瞻仰着农建四师战士雕像,因老人胸口常年佩带像章的缘故,这3枚金质像章已经略显褪色,但从老人坚毅的目光中,仿佛在心中期盼着什么。这个人就是城西居委会振兴小区92岁高龄的退休干部胡铁成

据了解,胡铁成青年时代,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中应征入伍,成为一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的军垦战士,后又在毛泽东主席发布的生产待命,建设农场命令声中,集体转业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四师的一名战士,他在农场建场初期的“三大战役”中,立下了不少战功。他在退休前又在农场保管岗位上工作了20多年,多次获得了先进工作者称号。

退休以来,闲不下来的胡铁成不但积极订阅报纸杂志,还主动要求为农场组织部门承担分发报纸的任务,并一直坚持了近30如今因为胡老年事已高,腿脚渐渐不便闲不下来的胡老,便购置了一辆可自动行走的轮椅,每天出门与人说话聊天,并经常来到农建四师战士纪念碑下,瞻仰遥望。遇到有人来这里参观农建四师纪念碑时,胡老总是主动迎上前去,叙述着农建四师的历史岁月和曾经的故事,也让来人尤其是老同志们进一步了解了农建四师的史实。                                                                                                                                                                                                                                                                                                                                                                                                                                                                                                                                         

“这名农建四师战士,身背钢枪,说明我们是响应军委主席毛泽东的号召,是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四师的战士;一手拿锹,说明我们是来到这里生产待命,建设农场的;一手插地,说明我们来到这块土地上,就要世世代代扎下根来,建设农场。”胡铁成一遍又一遍地向来人叙述着。

    像胡铁成这样的农建四师老战士,在淮海目前只有200多人,而他们就是当年农建四师历史的“活化石”,他们的阅历,他们的精神,仿佛就像农建四师陈列馆大厅上方展墙上用金色大家书写的“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的淮海精神那样,在淮海大地上放着光芒。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