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大地报刊登农建四师《在施肥、运肥战线上》上的事迹文章

作者:淮文宣发布时间:2018-11-16文章来源:江苏农垦信息网

       在即将出版的1115日《淮海大地》报三版头条的《铭记历史,讲述这方土地这方人》栏目上,刊登了农建四师战士春光一九五四年八月十五日《生产战线报》上的一篇文章,讲述的是《在施肥、运肥战线上》的发生的事,读来很受感动。特地转载到江苏农垦信息网上,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农建四师时期,那不为人知的历史记忆。

紧张的防汛排涝战斗刚结束,一遍嫩绿可爱的棉苗被大水夺去了养份,黄而发瘦的棉苗渴望着我们锄草、追肥。农建四师十团二营领导上把锄草、追肥视为当前中心工作,首先进行了周密的动员教育,使同志们认识到追肥是增加棉花产量,支援国家工业建设的首要任务。

七月三十日,追肥任务开始了。由于工具缺少,集中了所有的粪桶、木船等施肥工具给五连的二、三排进行。根据技术员的指导,黄粪需对三分之二的淡水施下地才能防止盐份蒸发,才能便于棉苗生长。当时的任务是非常艰巨而又复杂的。因为,为了防备暴雨的袭击,把所有的排水沟与中一排河都堵上了坝子,排水沟的水早已干了不能行船,需要到二里以外的腹堆河去运淡水回来对黄粪,每一担粪都要从工作站挑到中一排河(来回六华里)的船上对好水,才能再挑到田间用浇桶施下地。在大暑天,太阳像一把火伞罩在上空,勇士们挑着一百五十多斤的担子,来回奔驰在炎热的太阳下,地面像火炉一样的烫人,同志们的汗水如雨淋从头上淌到脚底,到处看到同志们的汗水脚印。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志右肩挑肿了,再用左肩挑,如朱德盛、邵正国、俞前全、王连清等同志肩头上皮都压破淌血,还是坚持工作,从没有叫声苦,卫生员同志一看很心痛的说:“你肩头挑破了,自己不觉得痛吗?”邵正国同志说:“我一想到:“赠给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句光荣的赠言,啥痛苦都忘记了。”同志们不但没有怕脏,而且都是积极愉快的工作。如副班长罗运田、共产党员杨永辉同志上船去挑粪不防桶绳一断跌到粪舱里了,染污了一身的黄粪,特别罗运田同志连头都栽到粪里了,他们连忙跳下河洗了一下,这时吴海澄指导员叫他们回去用肥皂洗个澡换掉衣服再来,他俩不但不回去,并说:“脏!怕什么?用水一洗就行啦!风吹吹、太阳晒晒,马上臭味就没有了。”还是积极的继续工作。

又如运粪的五班,每天早上三点钟就出发到一营及团本部去运黄粪(距离水路四至十二华里),十个人用两只木船每天要运一至二趟,不但牺牲了午睡,每顿饭都不能及时吃到嘴,特别头庄到中一排河的一段(三里多)水浅船不好走,他们全部都跳下水推到目的地。排长洪成宽同志对大家说:“我们要发扬全国人民给我们的荣誉,克服困难,及时把黄粪运到目的地,决不能叫他们等着我们啊!”班长王国意泻肚还坚持工作,五班在排、班长领导鼓舞下,克服了种种困难,五天共运黄粪三百多担,保证了肥料及时供应。运淡水的八班以六个人一只小木船到大柴港与腹堆河相隔坝埂处,用水桶担上船运到条田头又挑到粪船上(来回二华里),每天运八趟共计二百四十担,六个人完成了两个班的任务,并保持了淡水及时供应。二、三排的勇士们在总路线的照耀下及亲人们慰问的鼓舞下,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决服从命令听指挥,克服了强烈的太阳晒,不怕脏和臭,每天按十六人计算(包括运粪、运水、盖粪塘在内),五天完成五百二十多亩的施肥任务,现在每个同志正在紧张而激烈的进行着。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