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知青故土寻梦,旧地重游话变迁

作者:文宣发布时间:2018-11-23文章来源:江苏农垦信息网

       50年前,当时在淮海农场二师十团红星分场迎来了一批下乡的无锡知青,如今,这些年过半白并全已退休的老知青,怀揣着跨越了将近50年的感情,重新回到了曾经魂牵梦萦和挥洒青春的故土淮海农场寻根,在来到淮海农场察看发展变化的征程中,以期找回那个年代久违的梦想和记忆

1123日中午,无锡知青代表一行9人自已驾车,乘坐一辆面包车来到了淮海农场,开始了情系淮海三日游活动。

在一个个老朋友、老领导、老邻居的面前,一声“我们是红星六队的”,仿佛双方的记忆拉回了50年前。想起当年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来到淮海农场红星分场插队的无锡市的知识青年,如今都已是70岁的老人了,心头的惆怅不免又袭上心头如今50的时光即将过去,但曾经熟识的他们依然一眼就能每个人的名字和曾经在连队插队时的秉性

    批来到淮海农场插队的知识青年们都是无锡市三中68届初一(戊)班的学生,当时年龄基本上是在18岁上下,1968年下乡来到淮海农场时,他们全班整个分配到了当时的江苏农垦建设兵团二师十团红星分场几个连队虽然时间过了这么久,那个年代的历史记忆和那些共同经历的事情却一点儿没忘,见面的双方情不自禁地说起了当年一条又一条的趣事

    “看到我们的农场,第二故乡,如今发展的这么好,我们知青也是打心眼里高兴,特别是看到许多老领导、老邻居、老朋友还健在,并且全部乔迁到农场小城镇新居,生活得很好时,现在也是无比地开心在采访中,一名知青对我兴奋地着话

    据悉,50年前,风华正茂的无锡知青还没有走出校门,就直接响应上山下乡的伟大号召,从无锡一路坐船来到淮海,向农场职工们学起了浸种、插秧、收割、拾花、挖沟、筑埂等农活,甚至还和农场的孩子那样,也下河去筑坝、戽水和捞,在农场广阔的天地下尽情地生活中,同时他们也把在城市里的知识、阅历、风俗等带到了农场,在双方的融合中共同进步着。时光斗转星移,当年俊俏的小姑娘、壮实的小伙,有的青丝变成了白发,有的皱纹爬上了额角,虽然他们的职务有高有低,收入或多或少,但就是因为年龄的缘故,他们陆续离开了工作岗位,过上退休生活,从而也让他们有时间聚在一起,相约到农场来感受第二故乡的美和寻找曾经的过往

    无锡知青的到来受到了农场职工或是职工子女们的热情欢迎。他们不但带着他们参观农场农建四师暨淮海农场历史陈列馆、知青馆,还带着他们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去走走望望,寻找的流连的记忆,同时还用一道道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酒席来款待远方而来的知青朋友农场一些是当年知青的老连长们,更是感谢他们把人生最美的韶华奉献留在了淮海根植在大家的记忆中,同时也感谢他们那个逝去的10年,为农场的经济文化建设所作的历史性贡献。

    图为一起来到淮海农场的9无锡知青在农场标志性的办公大楼门前合影。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