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繁华的“老槐树”们

作者:陆军发布时间:2018-12-12文章来源:江苏农垦信息网

       在我二楼平台东侧住着一户老夫妇,男的75岁,女的年龄也差不多。每次遇见他俩时总是穿着过时的旧衣,手中拿着做工的家什站在一边,见面时说我们忙,让我们上下班的人先走。

细瞧老爹的脸庞,只是岁月的过往让老爹黑幽幽的脸上刻上了深深的沧桑,上下楼时腰还略显佝偻,说话诚恳而谦逊,不知内情的以为他们夫妇是一对没有保障的老农民,每天摸索着永远弄不完的工地活。其实他们是淮海农场学校退休员工,只是勤劳的品德,让他们一直闲不下来。建筑楼房时他们拿起砖刀在脚手架上砌墙、在寒风中捆绑钢筋、在热浪下浇铸混凝土,楼房装修时也会做辅助捣墙挖洞的小工等,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特别是我一次走进老爹爹的家中与之交谈中,看着他的饱经风霜的脸和皲裂开来的手,更像是一截“老槐树”,粗糙中带着质朴的力量。

这不由地让我想起我们居住的每一座大楼,或是农场,或是盐城,或是全国各地,让我们看见无数个“老槐树”们在烈日下砌墙、运砖、吊装的身影,钢筋工、模板工、砖瓦工、抹灰工、电焊工等那数不清的工种,让他们在城市建筑中书写着繁华。

沾满灰尘的粗布衣服是他们的装配,黝黑的笑脸是他们的标志,健壮魁梧的身体又构成了建筑工人的形象。由于我经常采访他们的缘故,更是感受着他们工作的与众不同。你看,有时他们为了赶进度,每天在曙光微露时,工地上就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他们的身影在霞光的钢架上攀援,与阳光倒映在地面上,书写着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劳动者的形象;有时他们为了与时间赛跑,烈日下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襟,甚至流淌进眼睛的汗水也无暇擦拭;暮色中就是忍受着蚊叮虫咬,也要把当天规定的任务完成,而不能影响第二天的工程的正常开展。

薄薄的瓦刀,堆砌成了高楼大厦;震动的铁钎,夯实了框架栋梁。多年来伟岸的身姿,让他们在高空中如走钢丝般地行走而全无恐惧;多日来的磨练,让他们身着千斤又举重若轻游刃有余,让我感叹着这个群体的力量,没有无数个他们,我们的这个城市哪里来得这么美好!

就近工作的建筑工人还能有家可以温暖整个夜晚,而那些背井离乡的农民工,往往把家中的一切交给家人父母,为了心中的梦想,来到每一个城市,身背家的重担,积攒着明天的希望。每当傍晚,他们三五成群,虽然带着疲惫的躯体,举杯小聚,打牌玩乐;或是拿着手机,倾听着温情的话语。但我从他们的谈吐中,分明感受着他们那充满着激情的力量,在他们的心中,洋溢着快乐般的流连。因为家的期盼,是他们一生的动力;儿女们的成长,就给了他们无尽的希望。这样的情景,这样的画面,时刻定格在我的心里,也让我常常思索着、感情着他们这一群体的成长和蕴含在其中的美丽。

虽然沙石、水泥、钢筋、砖块是灰色的,毫无生机可言。就是机器那断断续续的轰鸣、搅拌机的振动,也丝毫触动不了我的情绪。但从我遇到“老槐树”的那个老邻居开始,让我对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这种情感愈甚。特别是当我也在盐城购置了房产,有了新居之时,每一次来,都能见到建筑工人忙碌的身影;每一次来,都能让我看到盐城的变化,就像聚龙湖中的那个夜晚中的电视塔,在我的心中闪闪发光。盐城在无数个建筑工人的手中,已经成长为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是一个拥有高铁、飞机,融入到区域发展格局的大城市。而发生的这一切,无不要让我感恩那些辛苦工作的描绘师——那些千千万万的建筑工人,是他们让我的家变得更加美好。     

现在,每当我上下班途中看到这位“老槐树”时,心中自然是充满了敬重。虽然他们的衣着还是那样朴素,工作还是那样勤劳,但无数个他们用艰辛劳动建筑着我们家园,为我们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和时尚的生活。

现在的盐城风景优美,商业街区尽显繁华,我们的家庭生活也是安逸幸福,当然,所有这一切,让我情不自禁地呼唤一声:可爱又可敬的建筑工人,你们辛苦啦!图为在淮海农场小城镇建设中的“老槐树们。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