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是搞好争先创优的一种手段,在1953年3月26日出版的《生产战线报》第81期第3版上,也刊登了农建四师作者王畅采写的一篇《锄草》文章,让我们从现在的角度上,了解了6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劳动中是如何开展劳动竞赛的,读来让了耳目一新。他们在不需要行政命令或是特意搞竞赛的情况下,自发组织起来的,这对现在的人们来说,更需要我们具有向先辈们看齐的自觉意识和担当意识。文章内容如下。
通红通红的太阳,有斗那样大,在东方慢慢地爬起来,爬有竹竿高。它的光照到我们长长的行列,照得我们脸发红,扛在肩上的锄头发亮。倒在地上的一列人影,紧跟着我们前进!
“春天太阳亮一丈,处处锄头响叮当”。走到现在还未到田边,大家都着急了,很想建议排头的同志来个跑步。人们为什么这样着急呢?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怕去迟了,提早完成任务计划不能实现。另一个,满心想早些看到我们的麦苗长到什么样子了。是的,几百年来,这里一直是死板的盐碱地,经过我们劳动创造,嗬!不到一年功夫,荒野上长出麦苗来了,奇迹啊!快点走,去看看咱们的成绩。由于大家的想法、目的都是一样的,也就不约而同的谈论着:我们的任务多么重大,多么光荣,我们一定做好试种小麦春锄工作,做好示范作用;报上已经登过了,今年盐城、沭阳等地,小麦均冻死一半以上,而我们所试种的小麦却冻死的很少。这就说明我们科学种植的优越性,集体生产的先进性。只要我们把锄草育苗,防虫防灾工作做好了,丰产是有十成把握的。
走着谈着,不觉已来到田边。看!绿油油一片,横竖上行,那才多美呀!大家可喜坏了。,有的蹲下来摸着苗棵,有的唱着跳着,有的喜得在田埂上翻筋斗……。
“同志们”,带队的同志讲话了,“我们今天战斗的目标就在这里,大家记住锄田要领,一小组在左边,二小组在右边,动手!”
“擦擦擦擦”心细手快,二十把锄头直往前赶。这个说:“我们加油干,提早完成任务,挤出时间来学文化。”那个说:“我们不但要锄得快,还要保证不损害一颗麦苗。”边锄边谈不介意,陡然发现两组不齐了,一组在前,二组在后。二组同志互相做了个眼色,话也不说了,只是低着头,弯着腰,呼哧呼哧直往前进!眼一眨,一组被二组追上了,大家唱起来:“一二组竞赛笑哈哈,两组平头都不差,……。”带队的同志喊道:“继续前进!胜利在等着我们。”大家又唱起来:“……我们的力量移山倒海,劳动的热情无比高涨,我们要和时间赛跑,走向工业光明大道,我们要和时间赛跑,迎接伟大的建设高潮。”时间真快,不介意太阳偏西,六个钟头过去了,我们十亩麦苗的春锄任务也胜利完成了。
原定计划:三十人锄两天。今天,我们二十个人,仅锄了六个钟点,就光荣的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