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2018的时光已悄然而去,充满希望的2019年即将来临。岁岁年年,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每个人都会留下生活的痕迹,都会尽其所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回顾2018,有收获、有惊喜、有感动。过去的一年,虽然忙忙碌碌,好在未忘初心,依旧用文字和相机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享受文字和摄影带来的乐趣。“忙并收获着,累并快乐着”成了心中的主旋律,常鸣耳盼。
4月18日,我在整理图片时,突发灵感,何不用这些精美图片制作成美篇相册,让曾经在淮海工作和生活过的人看看,改革开放40年来,淮海农场翻天覆地的变化。说干就干,可是仅自己拍摄的图片还不够,于是到宣传科,到网上去寻找图片。在制作过程中,又突发奇想,将【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首歌重新填词,改成了【请到淮海农场来】,还写了一句,欢迎感兴趣的朋友跟着音乐试唱。经过十多天的精心创作,一本整整100幅图片,配有4000多文字的《美丽淮海我的家》美篇相册制作完成。五一劳动节一大早,我将美篇发布到朋友圈。一千、二千……看着点击量每天成千的增长,创作时的辛苦顿时烟消云散,不到一个星期就突破了一万大关。为了将美篇尽善尽美,不时地更换图片,如今的美篇名修改成《醉美淮海》,目前的点击量是13738,被588人分享过。
这一年,是征文写的最多的一年,七夕征文、父亲节征文、献血征文。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年,我采写的《从走路出行到开车旅游》先后被《江苏农垦人》《东方生活报》和《射阳日报》刊登。其中《住进小别墅 红火日子过起来》一文在江苏农垦征文比赛中荣获了三等奖。《盐城晚报》我家这40年专栏,整版刊登了《从人力到全程机械化作业—淮海父子农工亲历40年农业巨变》的文章,通过父子两代人的叙述和新老图片,反映出淮海农业巨变和如今的幸福生活。这一个整版,实现了零的突破。
7月的一天,我到六垛邮政局去找报纸,邮递员告诉我说:“临海镇有位72岁的老人樊为忠,是名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一名农艺师。退休后他仍坚持服务农民,我认为樊老的事迹值得报道一下,你能否去采访一下?”听了他的介绍,我果断地答应了他。于是我采写了《七旬农艺师历时10年培育新稻 致富一方》和《射阳一对老兄弟热心国防:自费20万维修军民联用桥》的文章,被《盐城晚报》刊登。近年来,我采写了农场外的王复军、周友斌、陆永芳等人的先进事迹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
去年,我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自前年7月,我加入盐城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以来,一次都没有参加过志愿服务,每次在群里看到其他志愿者将服务时的图片发到群里时,很是羡慕。去年12月1日,我在献血车上做志愿服务时,得知他们的献血量都达到了上千毫升,顿感他们太伟大了,便毫不犹豫地挽起袖子献了300毫升的血。
自前年和去年,我88岁的父亲两次患脑梗住院,如今老爸跟个孩子似的,正常都是我和我大姐夫照顾,要想写稿只能利用早晚的时间。老公是农业单位的一名管理人员,每到大忙季节,早晨四点多钟就要赶到单位,等他上班后,我便打开电脑做事情。去年,在各网站、报刊上发表了97篇文章,是历年来最多的一年。
回顾2018,心中充满了感恩,感恩生活给予的一切,感恩朋友们对我的支持与信任,感恩认真修改我稿件的每一位编辑老师,真诚地谢谢你们!
2019年我会加倍努力,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不忘初心,用喜爱的文字记录下丰富多彩的生活和身边的好人好事,用心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