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行平是宝应湖农场有限公司刘圩养殖场的一名普通职工,现年58岁,1986年退伍,中共党员。曾在农场豆乳晶厂做过工人,因工厂改制,转行从事渔业生产,目前经营水面140多亩。该同志从事水产养殖已有近20年时间,先后开展过常规鱼养殖、藕塘套养龙虾养殖等。几年来在农场和农场资产经营部帮助和支持下。本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2018年在100亩鱼池,发展鱼、龙虾混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连续多年获农场文明职工。回顾几年来创业历程, 主要经验有:
一、转产养殖龙虾,效益好。
倪行平曾是一名工厂工人,改制下岗后一心搞起水产养殖。至今有近二十年历史,在此期间他养殖过草鱼、银鲫等常规鱼,但受市场因素影响,收入一般,而且常规鱼养殖资金投入大,风险大,处于低产低效的粗放型状态,一年忙下来,赢利不了多少钱,甚至还会出现亏本。为此,他经过一番认真详细的调查研究,瞄准了有“金条”之称的龙虾养殖。2012年放弃了常规鱼养殖,转产养了龙虾。一是龙虾目前市场行情好。受人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加上眙盱龙虾节的推动,龙虾价格一路攀升,不愁销。二、是养殖龙虾管理粗放,技术易掌握。通过书上的介绍,和借鉴别人的成功养殖经验,在自家承包的鱼塘中养起龙虾。他根据龙虾生物学特性杂,通过种草、布螺发展健康生态养殖。从而走上以养殖鱼、龙虾混养为主的致富之路,
二、优化养殖模式,以混养为主
近年来体大、色红、壳薄、肉嫩龙虾深受市场欢迎,价格举高不下。而主养龙虾产量虽高,但上市规格小、色泽差、塘口发病率高,养出龙虾售价低,效益差。他根据龙虾市场变化,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进行调优养殖模式,一是适宜的放养密度,一般亩放养密度20-30公斤,放养苗种要求品种纯正,规格适宜。就地收购,就地放养,苗种成活率高。二是合理混养,龙虾池中混养河蟹、鲢鱼、鳙鱼、鳜鱼。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提高水体产出率,提高水体养殖效益,使养殖模式更加贴近市场。三是轮捕轮放,暂养育肥,资金周转快,养殖周期短,风险小,效益高。
三、注重生态养殖
他根据龙虾食性杂,在塘中种植水草,如伊乐藻、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其覆盖面为池塘水面的2/3以上,清明节前,投放鲜活螺蛳,每亩200公斤。水草、螺蛳可以净化水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其次抓好质量安全。为保证龙虾质量安全,养殖过程中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的禁用渔药,提倡使用中草药、微生物等绿色无公害药物,尤其是做到经常注新水,定期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为龙虾生产提供了质量安全保障,每年水产检测通过率达100%。第三根据龙虾繁殖速度快的特点,捕大留小,保持池塘中合理的载虾量,让龙虾在池塘内自然繁殖,解决苗种问题,降低养殖成本。
四、依靠科技,提高养殖水平
几年来他先后到涂沟等龙虾养殖基地参观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理念。学习周边乡镇发展龙虾现代理念和养殖经验。从本场养殖场中挖掘龙虾养殖高效典型,查找自身养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差距,问题,明确努力方向,激发养殖活力。其次积极参加农场、单位开展的各种学习、培训,通过学习不断创新养殖技术,并应用于实践。认真做好塘口记录,填写养殖日志。总结经验,为龙虾养殖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