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淮海农场两位老军工家属经过农建四师陈列馆时,特地请陈列馆解说员王超男打开大门,让她俩进去看看,看看农建四师陈列馆二期工程建成开放后的展馆建设情况,并借此来回忆建场初期那些峥嵘的岁月。
据两位老人讲,她俩一个85岁,一个82岁,目前她们是邻居,都是老军工的家属。以前她们一个在医院工作,一个在农场四分场工作,她们与丈夫一起在建设农场的过程中,同样了奉献了青春和热血,见证了农场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她们都是80多岁的老人了,但对农场建场初期的影像还是历历在目,并借到陈列馆参观的机会,回味她们曾经的战斗岁月。
“陈列馆中的布置得真好,无论是照片还是老的物品,都让我们仿佛进入了60多年前的农场场景。”年长的那位老人笑着对我说,“听老头子讲,陈列馆二期工程建成并开放以来,馆中图片资料和实物更丰富了,更有看头了,如今进来观赏了下,果不其然。”
“这个人叫某某某,那个人是张某某,你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啊!”只见两位老人在陈列馆中不时地驻足观看展墙上的照片,不时地指指点点,看得出她们很认真,一幕幕照片的生产场景,仿佛把她俩又带进了建场初期的战斗场景。
据陈列馆解说员王超男介绍,平时她经常遇到了农场的老军工、老家属或是外地来农场探亲访友的老人自发地到陈列馆中来看看,寻找那时的记忆,每每遇到这些对农场故土有情结的老人,她无论如何要满足他们的愿望,让他们自发地参观好。
“陈列馆已经成为那一代参与建设农场老军工们最好的回忆场所。”王超男如是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