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淮海,处处春暖花开,遍地生机盎然。4月18日晚7点,青春梦 淮海情 《白毛女》剧组自发组织重回第二故乡专场演出活动在淮海农场文化广场举行。56名原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团《白毛女》剧组的老成员从全国各地赶到第二故乡淮海农场,在齐聚一堂的氛围中,用精彩的文艺演出,回味了一次难忘的怀旧之旅。

淮海农场有限公司领导王进强、单祥忠、王灿明、孙司正、陈海军、孙国祥,财务总监李成军,无锡市知青文化研究会会长叶建军、副会长何旭来及130余名知青和农场公司职工群众、附近村民共3000多名观众在这里一起观看了精彩的演出。

淮海农场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单祥忠代表农场公司党委和广大干部职工向重回第二故乡的《白毛女》剧组全体演职人员和知青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同时还向五十年前,广大知青朋友在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那里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声中,胸怀壮志,满怀豪情地来到淮海,与农场职工一道,同甘共苦、同舟共济,披星戴月,战天斗地,把汗水和青春挥洒在了淮海农场的大地上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预祝演出圆满成功。

叶建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表示,重回第二故乡我们很激动,心是热的,看到第二故乡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也非常高兴,并非常感谢农场领导、职工没有忘记我们,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随后向淮海农场有限公司赠送了50本原淮海农场知青回忆录《情系淮海》书籍。捐书仪式后,原红旗分场十四连的苏州知青毕培华还向淮海农场有限公司献上了“不忘春风教 化作夏雨报”竖轴书法。

群舞《又见北风吹》、舞蹈《北风吹》《满天飞雪》《扎红头绳》、还有各种《白毛女》选段……这些既贴合主题,又充满怀旧气息的文艺节目,在当晚的舞台上,由这些平均年龄67岁以上的老人再次演绎,无不焕发起除了迷人的光彩外,还引起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淮海农场有限公司还在专场演出中穿插了《器乐合奏》、情景剧《奋斗的音符》、歌伴舞《中国脊梁》等三个节目,为演出增添了浓厚的现代文化元素。

据了解,当年插队来到淮海农场的各地知青有6853名,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团《白毛女》剧组是1970年4月成立的,是一支以18岁上下城市知识青年为主体的群体。淮海农场《白毛女》剧组成立以来,演出了近三百场,不但在农场各连队巡回演出,还到解放军各连队、舰艇上去慰问演出,甚至还组团到南京、苏州、无锡等多地去参加巡演,《白毛女》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形成了淮海经久不衰并脍炙人口的品牌节目。


在演出前夕,许多知青朋友分多批慕名前去农建四师暨淮海农场历史陈列馆中参观,看到许多珍贵的照片和物品时,仿佛让他们回到了那激情难忘的岁月。许多知青还到曾经生活战斗过的连队去寻根,在农场打听曾经并肩战斗的老军工、老职工,在思念中让他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淮海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