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菊作为土生土长的东辛农场人,一直是东辛人交口称赞的佼佼者。作为东辛农场中学2003届初中毕业生,当年以全县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江苏省新海中学,经过三年的拼搏努力,顺利考入清华大学核物理系。在大学学习中,她没有任何放松,持之以恒,勤奋刻苦。 2010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哈佛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攻读神经生物学专业。2016年毕业后在Facebook(脸书)公司从事大数据分析工作,现在居住在美国西雅图。
“我很自豪有这样开明的父母”。这是田菊发自内心的一句话。小时候的田菊,学习成绩并没有特别突出,但是家里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她始终保持了对学习的兴趣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这是让她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远的关键。她的父亲当时是农场一名中层管理人员,平时工作较忙的他,晚上回家后还得工作学习到深夜,父亲的学习敬业精神,为她和哥哥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她的妈妈是一位朴实善良的人,细心地照顾着家里每一个人,默默地奉献着。每天为了让孩子多睡一会儿觉,她天天早起做好早饭再叫孩子起床。为了上学方便,他们就把家搬到了离学校只有几分钟的地方。父母的无私奉献让孩子们非常感恩,田菊和她的哥哥更是努力学习,下定决心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爱。上大学之后,田菊渐渐开始独立,但她在人生面临重要的选择的时候都会和家里汇报一下,父母的态度都是相信她的判断,支持的她的决定,给她充分的自由。
“对知识的好奇心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哥的启蒙”。田菊的哥哥比她大六岁,哥哥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田菊学习的榜样。每次回家常常他的哥哥总会跟她讲起他从课堂或者课外书上学到的东西,从历史地理,到物理原理,从科幻故事到武侠小说等等。田菊每次听完,都会绘声绘色的把这些再转述给其他的小伙伴们,和他们共同去探知那些未知的世界。为了鼓励田菊提高写作水平,他的哥哥经常夸她作文写的好,虽然她平时考试语文分数并不突出,但他都说妹妹的作文写得有个性,让田菊对对写作从未灰心。哥哥考上大学之后还说服父母给妹妹买了电脑,网速虽然缓慢,但它却为田菊打开了新的世界,让她对外面世界充满向往,也学会自己从网络获取知识,提高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人的幸福很大程度在与给予而不是索取”。田菊从小到大都生活在有爱的大家庭里,从小学到大学在学校她一直都有一帮铁杆儿朋友,她们一块儿玩耍,一块儿吃饭,一块儿分享生活中的小秘密。在相处中,她们学会了关心别人,理解别人,尝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明白了人的幸福很大程度在与给予而不是索取。她自己也在与同龄人的相处和社会的磨砺中逐渐成熟。她每天都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周围人和事。相信有了这些基础,即使她后来没有那么幸运考入名校,也能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要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并且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提高,不拘泥于学位、职位,这是我的成才观”。这是田菊走出校园之后的一个感悟。很多人觉得成才就是获得高学历或者有体面的工作,而田菊则认为这样想法比较片面,有人喜爱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有人喜欢在社会中学习实用的知识,前者会取得高学历,后者去念博士可能就是在浪费生命。现在社会变化快,曾经视为铁饭碗金饭碗的工作现在也有可能被淘汰,以前大家不以为然的工作现在有的也变得炙手可热。世界纷繁复杂变化万千,只要掌握正确的方向,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就是真正的成才。记得2011年田菊在回农场母校时,在与学弟学妹的交流中,她说的一句话“要倍加珍惜今天的光阴,努力学习,刻苦勤奋,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才会收获明天成功的果实,实现人生理想与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