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当一个老人突然开始担忧的事多了,还有以前一直喜欢做的事也不做了,或者是说总是闷在家里,跟外界交流少了,并且不时地叙述自己身体哪里哪里不舒服了,甚至还有可能说出了厌世的话语,我们把老人带去就医也发现不了什么大毛病,这时的你,就要注意或是考虑老人是否患上了抑郁症了。因为抑郁症表现在,一旦情绪变得极端,自我封闭,不跟人说话,怕别人瞧不起,就需要赶紧去精神科就诊或是有针对性地精神治疗。
而在射阳县淮海农场一直保持场域内有百岁老人的纪录,农场近年来已经诞生过7位百岁老人,目前农场城东居委会群乐小区的张瑞瑞是淮海最长寿的老人。在7500多名职工居民中,80岁的老人有724人,80岁以上的人口占退休人口的35%,让淮海有着长寿之乡的美誉。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农场的部分老人是怎么样生活的!
子女陪伴是长情的温暖。对于四年前刚过80岁的冯大忠而言,那一年将是他刻骨铭心的记忆,因为身体突然偏瘫,失去了说话和自主行走功能,一度气血攻心想不开,积极不配合治疗。为了让老人安度晚年,老人家的两个女儿和三个媳妇,个个抢着回家陪伴服待,把老人当作“老小孩”来开导和对待,平时吃香喝辣,身上干干净净。也正是子女们的关爱到位,笼罩在老人心头的雾霾终于消散。老人的大女儿冯兰芳说,对于老年人来说,照顾老人的起居生活固然重要,但家人的陪伴更是一味情感的“黏合剂”,让老人心境得以开放。
视频电话也是解压的暖心剂。在淮海农场小城镇生活的陆砚珍夫妇,因为大女儿时常在外工作,没有办法经常回家,于是就叫儿子给爷爷家装上了网络,购置了智能手机,并教会了爷爷如何使用。自从家中有了老人说的“视频电话”后,姑娘女婿几乎天天晚上要与老人面对面地聊上一阵子,仿佛就像回到家里似的,让老人很是开心。陆月兰说,现在的老人吃穿不愁,我们经常在外边工作的儿女,就是要多关心老人的思想和心情,通过多视频看看,多电话聊聊,这样就容易了解老人需要什么,也就可以提供老人最需要的关心,这样也会让父母感受到爱的温暖。陆月兰表示,人回不来就在时间上多陪陪老人。只要有时间,就开车回家给老人做一桌丰盛的饭菜,帮父母把家中拾叨拾叨,这样老人生活起来就不会有抑郁孤独感。
群居养老也是一个好办法。在淮海也有许多家庭的儿女在外工作或没有时间陪伴老人,但农场小城镇建设的配置上,就充分考虑到了生活在这里的老人需求。农场社区在城东、城南、城西等居民集中的地方建设了三处居委会活动室,让生活在区域内的居民抬脚就能跨进活动室内打牌、下棋、看书报等,等于给老年朋友建立了一个交流情感的平台。农场书画协会、太极拳、广场舞、摄影等协会更是让有爱好的老人汇聚到了一起,丰富的文化体育生活让老人没有了孤独感。许多老人还自发地当起了这些平台上的义工,为的是让老人彼此之间的晚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农场许多邻里老人平时大家都在一起玩乐,相互间彼此照顾,相帮相衬是常有的事,真正让他们过上了邻里好,赛金宝的愉悦生活。
老有所为,更要老有所乐。73岁的赵梅生不仅创建并担任了老年太极拳教练,有一支六七十人组成的太极拳队伍,她还通过学习培训,具有极高的书画艺术,同时摄影、微信、网络也玩得很溜。“当你步入老年人时,就要多学习多培养爱好,让爱好充实你的退休生活。”赵梅生建议:老年人心情还要尽量开朗、合群,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要有自主意识,不要过度依赖别人。同时还就要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多活动,要注意饮食均衡,经常到户外散步或是在健身器材上运动,晒晒太阳,呼吸有氧的空气。另外还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躯体,当身体有哪里不适之时,就需要立即去治疗,切不能忽视小病小痛,从而让小病变成了大灾。万一得了病,自己一定要让乐观,而不要让情绪影响康复治疗。图为农场职工居民在陪伴老人时的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