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魏广友,今年九十三岁了。据他回忆,打完淮海战役后(得淮海战役纪念章),在抗美援朝中,他转入步兵一0二师,来到黄海之滨,屯垦戍边。
从1952年5月22日开始,经过立足生根三大战役,突击挖土43.03万方。顺利挖通了一条3849公尺引水支渠,使沿途群众和部队吃上了淡水。在灌溉总渠以南开挖了农田排沟48条,抢盖笆草房779间。解决了师部机关办公室、宿舍、12团营房、师医院、干部速成小学、军马场、机具库用房。一排排整齐的营房矗立在苏北灌溉总渠尾闸南岸。
他说:“1952年的冬天是特别的冷,我们在冰天雪地里挖排水沟,铁锹根本挖不动,大家就用镐锛,很多人虎口全绷裂了,还在干,连长舍不得大家,命令回去休息,到半夜我们又偷偷跑上工地干……”他那一年把手面全冻裂了,肿得像发过酵的面馒头,这一毛病从那以后到了冬天就“发”。
1955年经过3年多的奋战,完成戍边任务,部队彻底转业,全身心投入到屯垦中了。(一九五四年春节接收到的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纪念章,成了部队时期又一纪念品。)他放下了去田间劳动时还扛着的机枪,用受伤的双手,为农场建设添砖加瓦,直到一九八六年退休。还一直坚持为单位义务打扫卫生十六年。
今年三月中下旬,他再次病重,入住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我跟他闲聊中问道:“你有什么要求和要交代的?”他说:“我和参加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同志比,已经多活了七十年;同在抗美援朝中牺牲战友比,多活了六十多年;在开垦建场的万名军垦战士中,我也是仅存少数高龄老人了;我活这么大,是党的政策好,医疗保障好,养老金足额及时发放,我们生活无忧得到的。各级领导也没有忘记我们老军垦战士,在建场四十周年和六十周年又给我们发了纪念章。这一次,我如果撑不过去,在我去世后,你们兄弟三人每人一个,淮海战役纪念章可以捐给农建四师陈列馆……”我说:你没事的,病会好的,争取建场七十周年再参加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