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当年上山下乡,一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上千万的城镇知识青年奔赴全国各地农村、农场、边疆,其中的酸甜苦辣,无法尽述,但对减轻当年城市就业的压力,确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时过境迁,改革开放以后,亿万农民工离乡进城打工,这无疑形成了一道相似但相反的风景线。
知青到农场来,确实吃了不少苦,但对农场的生产和建设,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农建四师纪念馆里就有很大篇幅叙述了这些,给淮海农场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老知青和我们年龄相仿,新知青比我们小几岁,在和知青相处的岁月里,其可说可写的事情多了去了,现拣几件印象很深的事情说一说,也是对这次聚会的纪念。
惊魂雷雨20分钟
大约在1973年的6月份,正逢三麦大忙季节,全连正忙于插秧,每天早晨四点多钟,天还未亮,全连就起床下田起秧。那时早中饭都是送到田头吃,那天我们全连在二支渠北16号条田起秧,距离连队约有三里多路。上午八点多钟,大家还在起秧,突然,西北方升起一处黑云,并迅速地向我们这里扑来,大家预计要下阵雨,赶忙穿起连队用塑料布缝制的雨衣,继续起秧。突然,黑云遮天蔽日地扑来,大风骤起,电闪雷鸣,暴雨似盆而下,其猛烈程度犹如天崩地裂一般。当时在田间起秧的人都来不及跑到田埂上来,天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男知青还好,女知青无处可躲,几个人抱成一团,尖叫声、哭喊声连成一片,当时我们正在田头,和几个男知青躲到田头看秧的小棚子里,一阵大风,把棚顶整个掀走了。人在暴雨中,任凭其鞭打肆虐,无可奈何,在那种情况下,人显得何等的渺小与无力。
好在时间不长,十几分钟后,乌云飘走,暴雨骤停,天空又晴朗一片,可田间和现场的人都狼藉一片,面貌全非,互相对视一下,只有苦笑几声。惊魂稍停,大家休息片刻,就又继续起秧,庆幸的是,那天暴雨中无人伤亡,损失也不大。
那天雷阵雨其猛烈和迅速,是我多少年来所遇的唯一的一次,其后每想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
激烈战斗的一天
大约到1975年的春天,二罾闸外清闸塘,当时我们四分场也是受益单位。闸管所请求我们支援,我们30连也分到一小段,由于段面较小,人多了也没用,我们连组织了三四十个身轻力壮的男知青和老职工参加,每人一副钢筋做成的三角网兜和扁担,另外五六个人拿大锹,我作为大锹手也来到了工地。到了工地一看大家不禁一惊,闸塘很深,要爬七八米高的陡坡,泥土要送到20多米的堤外。怕是怕,但工作还是要干的,于是我们不断地挖,每兜一锹土,一担有五六十斤重。如在平地,这不称重,但要爬陡坡,则是很吃力的。当时参加的单位很多,也有振东公社农村的,人家都是用独轮车推推,只有我们农场是用担子挑的,其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当时任我们连的连长是杨德传同志,他知道轻重,特地关照食堂中午送饭时,没人一大块红烧肉管够,当时到底年轻气盛,大家的劲头不知从何而来,不断地挖,不断地挑,到下午四点多钟,原计划两天的任务,结果一天就完成了。
特别记得的是,我们的杨连长不知从什么地方搞来几包丰收牌香烟,下午到工地发给大家抽,须知当时香烟是上计划的,即使丰收烟只有七分钱一包,但也不容易买到,大家抽烟的高兴程度可想而知。我当时还不会抽烟,但也被强迫抽了一支,其劣质烟叶呛得我咳了好一阵,但心里仍然是高兴的。
知青的情是不能忘的
当年我们连全部种水稻的,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当年水稻病虫害每年发生都特别严重,特别是水稻纵卷叶螟,每年发生量都大得惊人。发蛾的时候,人走进稻田,蛾子会一哄而起,非常壮观。我当时是连队农技员,查蛾时根本无法计数,到幼虫发生时,每穴水稻虫量有时有几十头,给防治带来的压力很大。纵卷叶虫的防治在虫龄一令时,防治效果最好,二令后开始卷叶,防治难度就会加大,而且当时的防治工具就是喷粉器和高压远程喷雾机,农药也只有乙六粉《1605和六六粉剂》和1605乳油等剧毒农药,由于纵卷叶螟发生量大,即使是幼虫孵化的始盛期和盛末期,发生量都足以给水稻造成毁灭性的灾害,因此防治工作由始至终都不断用药。我们连有近3000亩水稻,且喷雾机只有一台,因此防治紧张的时候,每天夜间用喷粉器喷粉,因为夜间有露水,且纵虫幼虫有夜间活动的习性,故夜间喷粉效果才好。白天就用喷雾机泼浇,一台喷雾机由四匹汽油发动机和高压水泵固定在小船上,在条田中心水沟上运行,岸上由两人用绳子牵行,长水管有20米长,由五六个人扛着,一个人拿着喷枪进行喷雾泼浇。那一年8月份正是纵虫高发,又是高温季节,我和七八个男知青组成专门的防治小组,我每天的任务在船上配药,另有一人专门负责汽油机和水泵。天上太阳晒,船上农药熏,接近中午的时候,可能是中毒和中暑的双重原因,我突然晕倒在船上,当时有名知青名叫宋世杰的同志,背起我就奔向分场门诊室,跑了有八九百米远才到门诊室,由于抢救及时,幸无大碍。可宋士杰已累得气喘吁吁,面色苍白,他勇于救人的精神使我终身难忘,也使我们从此成为了好朋友,这次到无锡聚会,我还和他说起这件事,表示感谢,他却说记不得这件事了。也是好人有好报,他后来考上了大学,在无锡当了教师,也称是事业有成。
和知青相处的十多年中,难忘的事很多,要说的话也很多,也称是我人生经历中一段难忘的记忆。图为我们和知青朋友一起合影时的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