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洋在加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实力的同时,持续做好职工服务工作,全方位深入“家”文化内涵,助推管理水平提档升级。
依托职工服务平台,分层次、多形式、多渠道解决就业,使新洋成为“兴业之家”。随着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园区入驻企业逐渐增多、用工需求增长,公司领导深入园区走访,开展一线调查,了解企业发展,掌握用工需求,并将相关信息进行宣传,促进场域居民就业致富。大力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技能“菜单式”培训,争取到市、县妇联和集团公司工会的政策和资金,共举办专业培训班,360名下岗职工分别参加了集团公司工会、市县妇联、市民政局及公司组织的育婴师、月嫂、家政服务、老年护理等岗位培训,先后取得了育婴师、月嫂、家政服务、老年护理员及农产品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其中有22人还获得了中级母婴护理证和育婴师证,有效地提升了下岗转岗职工的就业能力。邀请专业培训机构力量,来场举办电子商务、互联网+培训班,帮助职工学习现代网络营销知识,提高职工网上创业的能力。长年运用职工之家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和有线电视及时发布招聘用工和技术、服务等信息,部分女职工到上海、苏州、盐城、射阳县城等做家政、月嫂服务,或到幼儿早教中心任职,有的做起微商、电商,有的已当上了金牌月嫂。据了解,职工再就业或自主创业达人数达50%。
组织引导职工积极参加各类文化活动,使新洋成为“快乐之家”。为了丰富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职工风采,增强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新洋利用重大节日节点,先后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80多场次,近万人次参与,丰富和活跃了场域职工文体生活。投入近10万元新建舞蹈排练基地,争取到县体育局20多万元的体育健身器材。近年来,新洋成立了舞蹈、健身、乒乓球、书画、象棋等协会,常年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在自娱自乐的同时,还到场外、县外参加比赛交流,硕果累累,展示了新洋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开展精准帮扶困难职工活动,使新洋成为“温暖之家”。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困难职工群体的数量、分布、成因和发展变化等情况,建立困难职工动态管理档案。针对贫困人员家庭的实际情况,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采取“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办法明确帮扶重点。挂钩人员坚持常态化帮扶,经常性关心慰问,每季度至少上门看望被帮扶的困难户一次,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等实际困难,从精神、物质等方面给予关心支持,引导困难职工克服“等、靠、要”思想,积极谋划脱贫思路,从扶志、项目、资金、就业、助学、劳力、销售等各个方面开展扶持,帮助困难户解决实际困难。开展互助基金募捐活动,2018年2189人次募捐13.74万元;慰问困难职工、患病职工等165人次,发放慰问金10.58万元;大病救助、应急帮扶38人,发放慰问金7.63万元;为23名学生发放助学金1.09万元。精准推进结对帮扶,脱贫70户、180人,脱贫率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