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个不停,但丝毫不影响田间秧苗栽插进度。在第七生产区南匡15号田间,协管员林正兴沿着田埂紧跟高速插秧机而行,只见他趟到田间拔出一穴秧苗数了下,然后叫停插秧机进行调整。“稍微有点密了,需要调整一下。”“这是最后一块田,今天可以结束。”林正兴向生产区许主任汇报着插秧进度,由他负责的21连三夏生产首战告捷,在全公司率先完成栽插任务。
“三夏工作处处都要立足一个抢字,抢收、抢晒、抢泡田、抢栽、抢管……”林正兴担任协管员多年,农业生产经验丰富,管理措施得当,管理精准到位,今年21连小麦产量在生产区3个考核点中位居第一,他的管理能力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第七生产区21连由于地理位置影响,水质较差,要想取得好收成就必须在管理上的精准、精细上下功夫。三夏战役打响前,他就准备好场头机械和充足的临时工,收割的、耕田的、整地的、栽插的,对收、插、管工作做了详尽的筹划,三夏一开始,整个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遇到困难,林正兴从不退缩,东匡5条田是全公司最长的,1400米长,落差有50公分,正常上水泡田需要一个星期,按步就班肯定要误了农时,他带领管水工白天连着黑夜干,经过连续奋战,提前3天完成了上水泡田任务。
虽然收、插任务已经完成,但林正兴认为,在田作物的管理工作更加重要,不能有丝毫松懈。田间活棵水要早上,晚上排水露田,田间落差大,更要注重巡查,防止水窜格、窜埂,4-5天做好封闭化除,施好分蘖肥,及时开挖丰产沟,要想取得秋粮丰产丰收,每一项生产措施都要及时、到位。
望着满田的碧绿,林正兴的脸上没有丝毫松懈的情绪:第一个完成插秧任务,不等于就能夺得水稻产量第一,要想在秋粮生产取得好的成绩,还需要一丝不苟的努力和精准精细的管控,智慧和汗水是搞好农业生产敲门砖。行百里者半九十,林正兴心中正踌躇满志,晒得黝黑的皮肤就是他践行生产管理高质量发展的最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