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海农场学苑小区中,每天上午下午我们看到,因为身体残疾不能行走的姚广成,每天都要坐着轮椅被一个叫陈国军的家政服务者推进推去地去散步散心,不知道的人以为他是老人的儿子,而知情的人却说,他可是那些坐上轮椅生活不能自理残疾人的竞相雇佣的家政服务人员。
今年已经是54岁的陈国军原是淮海四分场社区农机站的机驾人员,2004年秋季,因突发心脏病及血管方面的毛病,他在医院里躺了一个多月才病愈;2006年,他病情复发,抢救了16小时才醒了过来,不能从事重体力工作,每年要耗费一笔不菲的医药费的他,被基层工会定为单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不囿于贫困生活的他,自2005年开始,除当了一年半的超市保安外,看到淮海农场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就有3000多人的实际,萌生了为老人尤其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做“保姆”的念头来。由于陈国军服侍老人都是居住到老人的家中,并且把他们当自己的父母来看待,不管多脏多累,也不问多难服侍的老人,到了陈国军的手中,却使一个个老人像是个大小孩那样的听话,不但被服侍的老人舒服了,更让老人的儿女对陈国军刮目相看,也从而使陈国军服务的家政品牌越来越响,更由于陈国军为了服务的品牌质量,从来都是以全身心地服侍一个老人的起居生活和康服锻炼,以至于陈国军成了淮海家政有需求群体的香脖脖,往往前边刚结束一家老人的服侍任务,第二天就被人请到家中继续从事家政服务。到了到目前为止,经他服侍的老人已有22位,其中坐上轮椅或是不能行走的老人就有15位。
交谈中陈国军告诉我,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态度来做,这样,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生活有了品质保障,也解决了老年人子女没有时间,或是其他原因不能尽孝的困难,让老人享受到颐养天年的服务,更主要地也让我自己过上了一个靠自身劳动获得有尊严的生活。图为陈国军在推姚着姚广成散步回家时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