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的他,用柔弱肩膀为残疾人擎起一片天——记江苏省劳模、黄海残疾人互助互济会会长 何彦军

作者:吴胜张百华发布时间:2021-05-07文章来源:黄海农场


“五一”前夕,2021年江苏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南京召开。会议表彰了江苏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黄海农场公司黄海残疾人互助互济会会长何彦军荣获“江苏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并上台领奖,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等领导集体接见了受表彰的全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爱心助残”成立会

何彦军,今年55岁,出生于响水县黄海农场公司新荡居委会,男,汉族,中专文化。他是一位肢体三级的残疾人,1998年转岗的何彦军,他不甘寂寞积极探索残疾人自主创业新途径,为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在2003年下半年,何颜军把自己唯一的生活来源小店及食物变卖了,东拼西凑了10多万元,经过一番充分准备,在农场领导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经响水县民政局、响水县残联批准,于2004年初注册成立了响水县黄海残疾人互助互济会。

黄海残疾人互助互济会成立17年来,在何颜军的组织帮助下,使响水县的乡镇及农场有800余人次残疾人实现就业,200余残疾人家庭实现脱贫致富。2015年,何彦军被盐城市残工委授予“十佳扶残助残先进个人”;201512月,他创办的黄海残疾人互助互济会被江苏省残工委授予“扶残助残先进集体”;2016年何彦军分别荣登响水县和“盐城市好人榜”;201710月,他经响水县残联推荐、江苏省残联选送,由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省“扶贫济困奖”;2021年被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在黄海互助互济会刚成立时,为及时掌握残疾人第一手资料,何颜军一直践行着“残疾人利益无小事,视残疾人为亲人”的工作理念。他拖着残疾的身体,走路便一瘸一拐,四处奔波,用五个多月时间完成了所有残疾人的基础信息调查,把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为残疾人谋幸福作为第一责任。为解决残疾人的生活问题,在何彦军的组织协调下,2005年以来,农场工会为450名残疾人(退休除外)每月按时发放80230元生活救助金,干部职工、民营企业主每年为残疾人捐款20万多元,据统计:17年来农场工会共为残疾人发放生活费约400万元。

“阳光助残”促就业

就业是人生的基本需求,也是谋生的必要手段。特别是残疾人就业更为重要。17年来,何颜军始终关爱残疾人,坚持为贫困残疾人的劳动就业和技术培训牵线搭桥。仅2006年,就为黄海农场和响水县乡镇安置50余名残疾人在南京等城市就业。2007年,何颜军被常州市时代包装公司聘任为残疾人工作主管,并于当年在常州成立“残疾人服务中心”。多年来,何颜军先后联系10多家用人企业招收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并筹集专用资金、专人负责、专车接送残疾人,农场和响水县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属纷纷闯进大城市就业,在近3年多时间里,何彦军先后为农场及响水县乡镇的1150余人次残疾人提供日常生活照顾、医疗康复服务、评残办证申请、就业从业指导服务等。让残疾人自主创业增加收入闯出自信新生活。

付出一份汗水,得到一份收获。17年来,由黄海互助互济会牵头与黄海农场工会洽谈协商,累计为黄海辖区内的残疾人发放生活救助金140多万元。在全国换发第二代残疾人证时,为了顺利完成换证任务,不漏掉每一位残疾人,何颜军不但到处张贴通知,而且还对行动不便、年龄偏大的残疾人上门开证明,提醒他们换证。据统计,期间共换发二代残疾证800多本及部分医疗卡、社会保障卡等,还为残疾人子女入学提供帮助,每年帮助资金近1万元。何彦军与无锡远东控股集团商谈促成了残疾人员岗位安置,与常州市云海制冷厂达成了定向输入培训协议。他还协助响水县乡镇一批又一批残疾人走出家门到城市做工,先后帮助农场和当地530多人(次)残疾人和亲属在苏南城市(昆山晟泰集团、常州云海制冷厂、时代包装厂、无锡远东集团、南京白象公司)等企业上班,外出打工的残疾人有的找了对象,有的已成立幸福家庭。今年上半年,何彦军又在苏南为残疾人协调到12个就业岗位,让残疾人就业同正常人一样,有“五险一金”(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婚育保险;一金:住房公积金),有吃有住、年收入3万元。为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何彦军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默默地奉献着,用一颗火热的心迸发出了一道道爱的火花。

“扶弱助残”当模范

扶弱助残铸真情,带头创业当模范。在何颜军的影响带动下,近几年来,何彦军已为农场及响水县乡镇的150余名重度残疾人安排了辅助性就业项目,月收入在3001500元左右,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就有97人。20185月何颜军又投资50余万元,与南方一家企业联合创办了6条电子数据线生产项目基地,提升了全场及响水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质量。目前,在黄海农场就业的残疾人中涌现出优秀党员张百华、工厂管理人员高绕祖、超市老板裴永跃、服装厂老板贺尔平、打工模范裴大崔等一批先进生产者。这些残疾人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并走上了富裕之路。

坎坎坷坷人生路,风风雨雨红尘行。已过“知天命”年纪的何颜军仍然想方设法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他用自己的“傻”劲换取更多残疾人的幸福。许多残疾人朋友都竖起大拇指,称他为身残志坚的自强模范,敢于拼搏、不向困难低头的“雄鹰”,他多渠道安置众多残疾人就业,让残疾人也像正常人一样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何彦军用自己的爱心点亮需要温暖的每一个角落,用自己的言行感召身边的每一个残疾人,用孱弱肩膀为残疾人擎起一片幸福的蓝天。让“劳动模范”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