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农场已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收割,而用镰刀收割麦子的记忆已经存放在年老一代农场人的脑海中,现在的一些青年人可能连镰刀是什么样子都没有见过。今天我从1955年6月15日第341期出版的《生产战线报》第3版中,看到了一篇《收割的夜》的文章,用人物对话的方式,阐述了在近70年前,农建四师将士是如何用人手一把的镰刀,进行白天加黑夜连续突击收割小麦收割任务的,读来一定让你对文章的意境加以点赞,也一定会对你的心灵深有感触。
“瓜到熟时蒂自落,麦到黄时要快割。”
梁庄工作站一千四百亩小麦,已全部黄熟了。为了不使胜利果实遭到损失,达到颗粒归仓的要求,同志们全面投入战斗。
白天过去,晚上徐徐的凉风吹拂着大地。同志们一天的疲劳,被这爽畅的风吹得精神又抖擞起来。
“看呀,快赶到前面去。”在麦丛里不知是谁在叫嚷着。
原来六队韩日青、王永胜两同志已呼嗤呼嗤地割到最前面去了,队伍远远落在后面有五、六十公尺。他俩是割麦能手,白天割了足有五亩来地,这时他们还是劲头十足。
王兴榴、王克华、崔一荣等同志把镰刀在夜空里挥了一下,也满有信心地说:“两天两夜不休息也行,只要麦子抢收好。”
夜愈深了,麦田里更加热闹起来,到处是喇叭声,有说唱、有音乐,更有同志们割麦的典型介绍。
“邓参谋长也和我们一起割麦来了。”一个同志带着惊喜的声音,这个声音虽然很低,但是已被整个割麦的战士们感觉到了,一股热流使得他们不知从那里来的力量在前进着。
一点三亩了,一点四亩了,一点六亩了……同志们割麦的成绩在继续增长着,同志们的欢呼声响遍大地。
夜,收割的夜,欢呼的夜,多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