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当年农建四师是如何抢险的

作者:淮文宣发布时间:2021-08-02文章来源:江苏农垦信息网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兼水利部副部长周学文728日表示,今年以来,洪涝灾害已致我国3481万人次受灾、146人死亡失踪,7.2万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1230亿元。特别是今年717日以来,洪涝灾害造成河南、山西、内蒙古等21个省区市1540万人次受灾,96人死亡失踪,转移安置161.4万人,尤其是河南省灾情重、伤亡大,截至目前有73人遇难。周学文同时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措施落实、强化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强化人员转移避险、强化抢险排涝救援、强化救灾救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看到这则消息,联想到在1955420日第325期《生产战线报》3上,也刊登了一篇《灌溉渠上的夜晚》的文章,详细描写了当年农建四师官兵是如何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现在读来,对指导当前的防汛抗旱工作仍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进水闸的看守者

灌溉渠上的夜晚是一片沉静,偶而有一阵风掠过田野,发了细微的声音;就连这细微的声音,也没有被五岸看闸房的共产党员朱学新和青年团员周瑞高的耳朵所疏忽。他们的眼睛虽然疲倦,但却大大的睁着,不时的看着时钟和电话机。当时钟上的长短针指明时间是一点五十分,电话铃响了。他们中间的一个,拿起电话,作了简短的谈话,随即拿起开闸门的钥匙,飞也似的越过月堤。执行上级的指令开始了,他们把闸门上的开关每摇一转,启闭齿杆就随着增高,灌溉总渠的水也就更多的涌入。朱学新和周瑞高同志,站在堤上,看着滚滚流入干渠的水,脸上充满一笑容。当他们想到这股水流将可以改良土壤、种出茂盛的水稻时,他们的疲倦马上消失了。

战斗在渠堤上的抢险队

从六垛到沈厂,由灌溉总渠的南堤到大口农庄前面的支河,在整个一分场的二万五千亩的土地上,各级渠系像长蛇一样纵横卧伏在田野上,那里渠堤灌了水,那里就有有我们的抢险队,他们按照分区包干的沿线巡查着,并带着锹、铣、麻包等抢险器材。忽然在五分渠,传来一阵抢救的声音,一听就知道出了险。七连的勇士们在连首长的亲自带头下,排副崔耀俊、副班长丁其鲁、战士樊祥林奋不顾身的以自己的身体来堵缺口,达一小时之久。春天是暖和的,春夜稍有凉意,而春夜之水则更感寒冷。七连的勇士们,在党的事业伟大感召下,却丝毫没有顾到这一些,有一个战士说得好:“渠堤决了口,我们会想一切办法把它堵住,保渠护堤是我们的责职。”

在灯光下大家来修堤

三分渠土质不良,有些工段质量差,因而渠堤南北的堆身常有细流出现,同志们曾这样说它:“这就是祸根,决口尽是这地方出的屁漏。”领导接受了同志们的建议,从分场拿来了四盏汽灯,朦胧不清的大地,有了强烈的灯光在辉映着,使人有另一种感觉,二连的同志就在这一种的情况下拿起了锹,担起了筐、抬起了石硪,有节奏的在忙着,护堤的热情,赶走了一天的劳累威胁,他们的工作阻止了水流的外越。

引水点上的测水员

引水点的电话,夜间更忙,铃子响的次数也就频繁起来,测水员们一接话筒,十有八、九是用水办公室要其观察水位或是启闭闸门的,他们的工作虽是平凡的,但却是掌握流量、控制流速的重要依据。他们明确了自己工作的意义,对测水业务充满着热爱,测水员共产党员严德林同志说得好:“我们的工作虽是简单的,但不能大意,出了事故就有责任。”他们从夕阳西下到第二天的旭日初升,战胜了长时的疲劳,始终战斗在党所交给的工作岗位上。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