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洋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第六届第二次居民代表大会举行,民主审议通过农场办社会职能移交方案和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方案,办社会职能移交方案包含23项社会管理职能清单、三级联动机制、跨部门协同保障体系等内容。集团公司社会事业部领导以及射阳县社会工作部、民政局、对口兴桥镇领导莅临会场全程督导。
作为江苏农垦所属企业办社会职能改革的一员,新洋农场也面临“企业办社会”的历史包袱与属地化移交的双重挑战。如何让23项社会职能“交得出、接得住、管得好”?2024年11月,在集团党委与射阳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新洋农场牵头推进改革工作。通过频繁对接、多轮沟通和持续跟进,逐项敲定权责清单。“那段时间仅协调会就开了20多场。”社区综合管理科科长茆永锋说。最终,“1+3+N”移交框架落地:一张清单厘清职能边界,三级联动打破部门壁垒,多方协同保障无缝衔接。集团公司“四三三”原定3年时间的移交计划,仅用1年就顺利签订移交协议,射阳县人民政府已正式下达《关于同意成立射阳县兴桥镇新农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批复》,预计近期将完成挂牌,新成立的居委会将全面承接农场社区移交的社会职能,纳入地方治理体系。
走进新设立的兴桥镇新农便民服务点,王晓丽、刘冬虎等3名镇派工作人员正忙着接待居民。2月28日服务点设立当天,他们就带着厚厚一摞材料进驻农场。“从安全生产检查到低保申请,23项职能要快速上手。”王晓丽坦言,起初对农场情况不熟悉,多亏农场派专人“一对一”协助。如今,服务点已处理事项超200件,居民满意度达98%以上。与此同时,农场服装产业园区内的“平安护航”专项行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灭火器压力不足,必须立即更换!”刘冬虎的检查记录本上记着67处隐患整改项。
自开展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以来,新洋农场积极联系对接县执法相关部门,已先期实现执法进驻常态化,县环保局开展“环保亮剑”专项行动,县法院为清理“僵尸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兴桥镇安全执法部门常态化巡查“九小”场所……据了解,射阳县已将新洋农场纳入县域发展规划,并对3个项目给予资金补助,总计约760万元,未来还将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深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