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1-16
    连日来,淮海农场在探索羊肚菌成功种植的基础上,依托现有50亩大棚和林下资源,积极拓展羊肚菌规模化生产,以促进农场经济的多元发展。图为1月13日上午,产业发展中心技术管理人员在查看和交流膜下菌菇生长情况。
  • 2025-01-15
    在云台农场兴垦科技现代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内,大棚里的传感器对棚内温度、湿度等实时监测,并实时上传。工作人员正站在采摘车上,为棚内的一株株啤酒花进行绕蔓。在啤酒花田间,一串串铃铛般的啤酒花在风中摇曳,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据悉,今年云台农场兴垦科技采用无土栽培方式种植啤酒花,打造适宜啤酒花生长环境,不仅极大的降低了啤酒花病虫害风险,更通过减少化学药剂使用,保证了产出啤酒花的安全性,为国内啤酒花种植的创新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云台农场拥有2200㎡的现代智能玻璃温室大棚,作为选址单位参与百威中国与江苏省农垦麦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全新啤酒花培育合作项目,旨在加强对现代化农业室内酒花种植技术的合作研发,围绕产品、质量、产量、技术四大领域展开,包括研发新型酒花品种、提升现有酒花质量、增加现有酒花产量以及深化室内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标准化。目前在现代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内成活率达100%,现部分已经长出鲜啤酒花。“我们保留了几株已经形成酒花的,其余部分剪切下来进行扦插扩繁,为百威亚太公司五月份的大麦节做准备,扦插完成后,现园区啤酒花达780株,近期对后一批次到的青岛大花和马可波罗品种,也进行扦插扩繁定植,
  • 2025-01-14
    1月12日晚8点半,虽然温度已降至零下,料峭寒意却挡不住东米人的火热干劲。大家快速地做好苗鸡搬运、分拣、入笼等工作,减少温差带来的鸡群应激反应。随着最后一车鸡苗装卸完毕,新年首批93万羽苗鸡顺利入住新家,为东辛东米公司奋力夺取首季“开门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牢坚实基础。走进现代化笼养鸡舍,自动化喂食饮水装置应有尽有,5列3层“楼房”整齐排布,笼内已提前备好“营养餐”,工人们对刚运送进来的雏鸡逐一进行“体检”,并按照每笼82羽苗鸡标准,小心翼翼地分拣入笼。在34度恒温的新家中,雏鸡很快适应新环境,开始愉快地自主进食。“在这里可以实现分区调节鸡舍温度、湿度、风量等,各项关键数据一览无遗。自从采用精准数字化饲养模式后,不仅养鸡效率提高了,还节约了人力成本,肉鸡养殖更加科学高效。”技术员叶林来一边介绍一边熟练操作着智能化中控系统。“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开始。东升鸡场在肉鸡养殖技术上不断总结经验与不足,持续强化内部管理,通过多组实验数据分析,将在舍内通风频次和温度把控上进一步调整和细化,调控好内部环境,防止细菌滋生,降低肉鸡淘汰率,力争出栏肉鸡各项指标优于市场标准。”东升鸡场场长李东辉满怀信心地
  • 2025-01-13
    “家人们,淮海红薯粉丝,纯红薯淀粉制作,无任何添加……”在淮海农场抖音直播间,主播们热情介绍着农场特色农产品,消费者们纷纷留言咨询并下单购买。为了满足春节市场需求,农场特别推出了精美的包装设计,方便消费者携带和赠送亲友。每一场直播不仅仅是简单的线上销售活动,更是借助年货市场,进一步提升了农场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2025-01-09
    1月7日,新洋农场组织工作人员,对容器苗基地内的苗木进行修剪管护。随着温度的降低,大部分苗木进入冬季休眠期,新洋抢抓晴好天气和有利时机,加强苗木冬季管护,准备供应春节市场。
  • 2025-01-07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位于南通市苏锡通园区的福地商业广场商圈车水马龙。近年来,广场大力加强营销,做好服务配套,积极打造购物、餐饮、娱乐、金融、住宿等业态,延长消费时间,拓展消费空间,商业租金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南通福地商业广场实现租金、物业费等收入1188.59万元,同比增长10.52%。
  • 2025-01-06
    1月4日,在岗埠农场高效农业示范园西红柿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在为水果西红柿打杈、绕藤蔓,志愿者们通过抖音平台,帮助宣传、销售水果西红柿。据悉,园区种植的西红柿已经陆续成熟,在春节前将迎来全面上市。
  • 2025-01-03
    1月2日,元旦节后第一个工作日,苏垦农发江心沙分公司立足苗情墒情,因地制宜、因苗施策,有序开展小麦冬管工作,农机手驾驶植保机在麦田间穿梭往返,均匀喷施除草剂,为小麦健壮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 2025-01-02
    走进东辛东米公司东升鸡场18号养殖车间,只见3万羽肉鸡正在立体式鸡笼内咕咕啄食,自动饮水、恒温供热、24小时不间断换气系统一应俱全,处处呈现现代化养鸡场的“科技范儿”。“与传统养鸡场低矮简陋、设施陈旧、粪污处理落后不同,东米公司通过安装现代化自动喂养设备,从饲养管理、温控调节到疫病防控,实现了全智能环境控制,90万羽肉鸡只需30余名工人,省心又省力。”东升鸡场负责人李东辉介绍。今年以来,东米公司发挥“王宽波创新工作室”引领作用,对四大国有养殖鸡场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与南京农业大学共建养殖技术创新研究产学研平台,就肉鸡养殖环境调控与装备智能改造进行深度对接,共同开发鸡舍新风系统,并获批集团公司科技创新项目,公司也成功入选2024年江苏省科技小院认定名单。 在推进国有鸡场智能化改造升级的同时,公司坚持数字赋能,围绕精准饲养、质量监控、粪污治理等领域,进一步完善物联网一体化体系,探索推广养殖新模式、新技术,提升养殖产能,推动传统养殖向规模化、智能化、生态化转型。目前,正在申报该领域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 2024-12-31
    元旦临近,连日来,在三河农场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草莓采摘棚里,或是一家三口,或是三五好友在棚里采摘草莓,红红火火的采摘场景成为了冬日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走进草莓采摘园,一股清甜的香气扑鼻而来。绿叶间,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鲜嫩欲滴,令人垂涎。游客们提着篮子,穿梭在草莓垄间,精心挑选着成熟的草莓果,欢声笑语回荡在棚间。“这里的草莓又大又甜,带着孩子来体验采摘的乐趣,既能亲近大自然,又能品尝到新鲜的草莓,真是太棒了!”一位盱眙的游客兴奋地说道。据采摘园的负责人介绍,今年草莓采摘季从12月下旬开始,由于前期天气状况良好,草莓的品质和产量都较往年有所提升。除此之外,今年三河农业科技示范园还种植了盆景草莓,让游客在家里就可以实现品尝采摘草莓的自由。
  • 2024-12-30
    随着年味渐浓,水产品成为不少市民囤年货、送亲友的主要选择。苏垦渔业紧锣密鼓安排销售计划抢占节日市场,目前商品鱼和对虾礼盒销售已逐渐呈现井喷态势。天还没亮,东辛养殖基地便开始忙碌起来,对捕捞出塘的鮰鱼进行筛选、称重、过磅、装车,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近期日起捕量达5万斤。“近期鮰鱼市场需求量有所增加,价格呈小幅上涨趋势。”集体养殖场负责人成永洲高兴地说。在加大销售量的同时,养殖场进一步加强夜间值守,重点巡视搬罾暂养鮰鱼的塘口,避免浮头损鱼事故的发生。在苏垦渔业直播间,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味,鲜虾饼、虾仁、虾滑等生态甄选礼盒琳琅满目,成为近期备受瞩目的“明星产品”。销售人员一边介绍产品一边准备新年贺卡,处处洋溢着浓厚的年味儿,更是通过抖音店铺推出“特惠购”福利,掀起新一波带货热潮。
  • 2024-12-27
    “不干不知道,原来种植菊花还有这么多学问呢!”12月24日,在岗埠农场高效农业示范园的菊花大棚里,几位身穿红色志愿服的“花农”,正在田间忙碌着,他们边学边干,忙着为菊花进行疏蕾作业。今年园区一共种植了17个大棚的菊花,其中为菊花疏蕾是一项关键的工作。“一枝菊花原则上只留一个主花蕾,其他的小花蕾都必须打掉,这个工作费时费力。”在现场,园区工作人员刘海生介绍。当前,园区大棚作物陆续进入生长的关键期,每天都必须认真进行管护,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人工成本负担较重。包庄生产区积极响应农场志愿服务的号召,组织十名志愿者到园区助力生产。到了现场,经过简单的培训,大家就分头行动,有的当起了“花农”为菊花疏蕾,有的当起了“果农”采收水果黄瓜。大家认真干起了农活,和园区工作人员交流,了解园区生产工作,忙得不亦乐乎。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了解了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情况和大棚作物生产管理的不易,能为高效农业生产尽一份力非常有意义。此次志愿服务活动,既是深入贯彻志愿服务精神的生动体现,也为园区的农业生产、降本增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下一步,岗埠将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岗埠志愿活动这个载体
  • 2024-12-26
    仲冬时节,寒意料峭,弶港农场有机农庄草莓温室大棚内却温暖如春,洁白的花朵竞相绽放,草莓长势喜人,已陆续抢“鲜”上市。走进草莓大棚内,淡淡的果香扑面而来,一垄垄绿色的草莓苗生机勃勃,翠绿的叶子间点缀着一颗颗鲜红欲滴的草莓,丰润饱满,宛如晶莹剔透的宝石,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带来一年一度的冬日“莓”好时光。今年,有机农庄栽种了“红颜”和“粉玉”两个品种,严格按照有机生产操作规程,控制温度、湿度与光照条件,并运用有机肥料与生物防治技术,自然生长成熟的草莓果形饱满、色泽鲜艳、口感脆嫩多汁,深受消费者喜爱。受夏季高温影响,草莓成熟时间与往年相比偏晚,每公斤价格可达80元,预计元旦左右可大量上市,采摘期从12月份可一直持续到明年5月份。图为有机农庄工人对草莓进行整枝蔬果
  • 2024-12-25
    寒冬时节,云台农场云水湾湿地公园葡萄园里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工作人员紧抓葡萄冬季管护关键期,结合“五小”创新技术,为来年丰收筑牢根基。在葡萄园内,随处可见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用镰刀刮去葡萄树上的老皮,有的则手持滚筒刷,将特制的涂白剂均匀地刷在已经刮过老皮的葡萄树上。这种涂白剂由生石灰、石硫合剂、油、盐等材料制成,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确保葡萄安全越冬。与此同时,葡萄园还积极探索“五小”创新技术,进行飞鸟架改造。据葡萄园负责人杨宇介绍,他们将原有的双十字V型架改造为飞鸟架,通过优化葡萄枝条的布局,极大地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增加了叶片的光合作用,从而降低了病害的发生率。“改造后的飞鸟架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实用性非常强。”杨宇说,“飞鸟架的运用节约了每年近万元的人工成本,还让葡萄产量大幅提升,每亩产量由原来的2000斤增加到2500斤,成品率也提升到了百分之九十,在生产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每亩可增加3000元收入,真正实现了高效农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