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19
    近日,白马湖农场种植的特色农产品红樱桃萝卜迎来销售旺季。这种外形玲珑、口感独特的萝卜凭借其高颜值与清爽滋味,正成为周边居民的餐桌新宠和饭后消食佳品,线上线下订单量蹭蹭上涨,掀起一股“樱桃萝卜热”。走进萝卜实验基地,一片翠绿的萝卜缨下,一颗颗圆润饱满的红樱桃萝卜半掩泥土,犹如散落田间的红宝石。工人随手拔起一颗萝卜,用清水冲洗后,只见直径约3厘米的果实小巧可爱、形似樱桃,外皮泛着玛瑙般的光泽,引得顾客纷纷拍照打卡。“萝卜外皮细薄微辣爽口,内里却是水润甘甜。”现场一位客户形容道。实验基地技术员韩亚奇介绍,白马湖农场湿润的气候和棚内架构的喷灌系统,让红樱桃萝卜兼具脆度和水分,纤维细腻无渣。目前,白马湖农场萝卜实验基地的萝卜品种丰富,有紫芽青、夏红2号、春红2号、天山雪莲、红樱桃等13个品种。截至4月15号,开售3天的红樱桃萝卜已销售过百斤。
  • 2025-04-19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眼下正是春耕备耕时节,苏垦农发临海分公司抢抓农时,依托科技力量,早安排、早谋划、早落实,多措并举齐发力,为全年粮食稳产增产打好基础。在临海分公司各生产区的田间地头,技术员正在实施无人机巡田作业。随着一架架无人机交替升空,一张张高清图片实时传送至苏垦农发“智慧平台”操作系统。二生产区副主任兼技术员符建美正在平台上逐块条田查看本次巡田记录,只见她一边看,一边将发现问题的地段用红色圈圈标注好,并写上“黄塘”或“缺肥”等字样,及时转发给相关大队。队长收到信息后,再到重点地段实地查看,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自从我们采用无人机巡田作业以来,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更高了,这一次的巡田记录,我们将指导大队因苗分类,精准施好小麦和油菜的后期肥料。”符建美说。在18大队的一块秧池田头,一台小型挖掘机在管理人员的指挥下,将一斗营养土“喂”入粉土机的引料口。土壤在刀盘装置的作用下被充分破碎与混合,颗粒细碎均匀、松软适度的干细土从出料口源源不断地淌出。一旁的秧池里,一辆安装了卫星导航系统的开沟机正在进行开沟作业,田平沟直的高标准秧池跃然田野,科技感十足。大队长王益
  • 2025-04-18
    清明节前后,江心沙农场的西瓜陆续进入批量上市阶段。一大早,江心有田分公司党支部书记周璐璐便忙碌起来,逐一走访西瓜种植户,仔细查看西瓜的长势、品相和成熟度,为批量采摘和定点供应再检验、再把关。她深知,从一星产业迈向二星产业,关键在于品质的提升和品牌的塑造。“咱们‘江心有田’出品,质量一定要好!”每到一家,她都耐心叮嘱,确保采摘质量,防止生瓜影响品牌口碑。这不仅是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更是支部引领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步,为江心沙农场特色产业发展筑牢根基,迈出坚实步伐。江心有田分公司于2024年5月成立,党支部也随之迅速成立。党支部采用“党支部+群众+企业”的运营模式,与资深种植户签订种植管理和回收合同,实现了生产计划与技术规程、种子与农资供应、收购销售与品牌使用等环节的统一管理,既整合了资源,又有效解决了货源供应问题。周璐璐介绍道:“点对点联系,全流程参与种植管理,还能确保产品质量。”在特色农副产品上市的季节,田间温度常常高达40摄氏度,但党员们毫无怨言,顶着烈日深入田间地头,依据色泽、大小等指标精心挑选产品,并提供上门配送服务。从采摘、装箱、装车到卸车、搬运、上门,汗水湿透了大
  • 2025-04-18
    在农资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利润空间承压的背景下,苏垦农服作为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连续多年实现利润双位数增长,社会化服务面积超1500万亩次,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精准营销,锁定优势“我们会根据产品特性制定不同的营销方案。”肥料事业部经理龚恒介绍道,“对于氮肥等常规刚需品类,采取成本定价法,薄利多销,锁定竞争优势;对于复合肥、有机肥等定制需求较强的产品,采取价值定价法,提升毛利空间,并大力宣传其在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方面的成效。”苏垦农服持续优化营销方式,通过作物生长周期与农资需求图谱的精准匹配,推出农资组合套餐,并在关键生长期开展专项折扣促销,对高附加值农资产品推出限时采购优惠。同时,发挥技术服务优势,把农药销售作为重要利润增长点,通过农技服务与优惠政策协同赋能,构建起“技术+产品+服务”的三维黏性生态,助力农户精准解决问题、降本增效,提高品牌忠诚度。此外,强化营销团队建设,培养优秀营销人才,在“三夏”“三秋”期间开展社会化服务营销技能竞赛,把经营业绩作为职工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精益管控,降本增效“今年1月份,我们较往年提前启动淡季储备,以较低的价格采购了1.2万吨复合肥、6万吨
  • 2025-04-17
    今年,苏垦农发东辛分公司引进40余台新型浇灌设备,通过精准化、高效化的浇灌方式,为小麦稳产高产提供有力保障。在西洋生产区26大队的麦田里,两台大型喷灌机正在有序作业,长达百米的喷灌臂均匀喷洒出细密的水雾,为拔节孕穗期的小麦送去“增穗水”。生产区副主任张月文介绍:“过去春灌需要大量人力,现在1台喷灌机一天一夜就能完成100余亩地的灌溉任务,效率大幅提升。西洋生产区1万余亩小麦自月初开始灌溉,预计4月中旬就能全部完成。”新型浇灌设备不仅节水高效,还能根据土壤墒情和小麦生长需求精准调节水量,避免传统漫灌导致的土壤板结和根系损伤。喷灌机采用的橡胶窄轮也大大减少了对小麦的压损,节约了人工成本和水资源。近年来,东辛坚持科技赋能,以农业现代化建设为抓手,通过积极引进智能化农机装备、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构建起“机械化+数字化”的现代农业体系,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 2025-04-17
    3月27日下午,新洋农场社区管理委员会第六届第二次居民代表大会举行,民主审议通过农场办社会职能移交方案和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方案,办社会职能移交方案包含23项社会管理职能清单、三级联动机制、跨部门协同保障体系等内容。集团公司社会事业部领导以及射阳县社会工作部、民政局、对口兴桥镇领导莅临会场全程督导。作为江苏农垦所属企业办社会职能改革的一员,新洋农场也面临“企业办社会”的历史包袱与属地化移交的双重挑战。如何让23项社会职能“交得出、接得住、管得好”?2024年11月,在集团党委与射阳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新洋农场牵头推进改革工作。通过频繁对接、多轮沟通和持续跟进,逐项敲定权责清单。“那段时间仅协调会就开了20多场。”社区综合管理科科长茆永锋说。最终,“1+3+N”移交框架落地:一张清单厘清职能边界,三级联动打破部门壁垒,多方协同保障无缝衔接。集团公司“四三三”原定3年时间的移交计划,仅用1年就顺利签订移交协议,射阳县人民政府已正式下达《关于同意成立射阳县兴桥镇新农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批复》,预计近期将完成挂牌,新成立的居委会将全面承接农场社区移交的社会职能,纳入地方治理体系。走进
  • 2025-04-16
    眼下正值踏春好时节,云台农场云水湾湿地公园沿湖草坪上,帐篷、天幕随处可见,游客三五成群,或悠闲晒太阳,或围坐品美食,尽享春日惬意。这些场景不仅为游客带来了欢乐,也为云台农场经济增长开辟了新路径。云水湾湿地公园是连云港环云台山大游线上南翼的一个重要节点,云台农场搭借园博园的“游客流量”,依托农场特有的农业和生态资源,以风景谋“钱景”,将水、田、绿等大地景观作为背景,发展具有农场特色的农业观光游、农业体验游、乡村拓展游等,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64.1万元。公园占地1300亩,交通便捷,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吸引大批游客前来露营,带动园区发展。园区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丰富的农事体验活动。建有250亩露天果蔬采摘基地和110亩设施农业区,其中10栋日光温室大棚和26栋钢架大棚配备遮阳系统、双层保温膜、喷淋浇灌系统及地暖保温系统,日光温室大棚还配备水肥一体化设备,为果蔬生长提供优越条件。这里种植桃、梨、桑葚、草莓、红薯等四十多个果蔬品种,让游客随时能采摘新鲜美味的蔬菜水果,实现消费场景与产业动能深度融合。为丰富游客体验,园区举办油菜花户外欢乐行、桑葚采摘
  • 2025-04-16
    聚人才之力,筑兴企之基。“人才十二条”作为集团公司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激励人才担当作为的有力举措,在建强“引育用留”四个人才发展中心,推动人才“关键变量”转化为驱动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引才聚才:打造高质量人才“供应链”集团公司聚焦引才聚才,着重在拓宽引才渠道、提升引才质量、创新引才方式上出谋划策,优化统分结合、内外并举的招才模式,不断激活人才“源头活水”。加大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进力度,在薪酬待遇、人才津贴、团队建设、技术交流、配偶就业、健康关怀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高层次人才可享受最高100万元的经费支持。配套柔性引才,秉持“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用人理念,鼓励各企业以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形式灵活引才,同时在实际支出费用上还能享受到集团公司一定比例的报销。新洋农场根据此项政策,数智化良种繁育场锁定1名博士人才。此外,集团公司还在优秀应届毕业生引进方面出新招、放实招。开通“名校优生”直通车,引入时采用更加简便的程序,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引入后能享受一定年限的人才补贴。加强校企合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江苏农垦奖学金、双向导师等提前锁定优质生源。截至目
  • 2025-04-15
    三月的苏垦大地,春风和煦,淮海农场产业发展中心中山杉林间,一垄垄棕褐色的“小伞”破土而出,飘散着菌菇清香。3月31日清晨,技术人员轻捻菌柄,将形似蜂窝的羊肚菌收入篓中,标志着淮海农场林下羊肚菌试种取得成功,也验证了区域性“林菌共生”生态循环新模式的可行性。走进林菌复合种植区,技术人员正小心翼翼地清理菌帽上的腐殖质。“今年我们将驯化的羊肚菌菌种播撒在中山杉树下,厚厚的松针腐殖土为其生长提供了养分,同时用小拱棚模拟山林间的环境湿度,我们的探索算是见到成果了。”技术员李博手持环境监测仪,道出了林下羊肚菌种植的成功密码。作为世界公认的“种植难度天花板”,羊肚菌对光照、土壤、温湿度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曾让无数试种者铩羽而归。淮海农场依托省农科院技术支持,除常规大棚大面积种植羊肚菌外,将林业管护与食用菌栽培深度融合,构建起“遮阳网+喷灌系统+智能监测”的精准调控体系,在中山杉树林间架起现代化种植的创收“温床”。行走在林下菌垄间,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顾明辉算起了“生态账”:“每亩林地可采收半野生鲜菌200斤,按当前野生菌市场价2/3的价格即每斤90元计算,亩产值达1.84万元,还可以利用现有林地资源,
  • 2025-04-15
    今年以来,苏垦产研院生物育种实验室技术人员长期蹲点大华种业淮安试验基地,“嵌入式”服务大华种业开展生物育种工作。实验室里,移液工作站来回运输、离心机高速旋转、基因分析仪精确显示荧光标记,技术人员熟练地操作着各类仪器,一批又一批样品基因数据被记录保存。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3000余份当季小麦育种材料和100余份南繁水稻育种材料的抗病、品质以及抗除草剂等基因检测,实现了传统田间肉眼观察到实验室基因分析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大华种业育种效率和精准性。此外,针对目前品种长相相似、肉眼难以区分的难题,技术人员运用DNA“指纹图谱”鉴定技术,对大华种业20份水稻品种开展真实性鉴定,从基因层面可以区分品种间1—2个指纹(分子标记)上的差异。技术人员在完成实验室检测工作后立即转入试验田,结合育种材料的分子检测结果,选择合适亲本进行杂交配组,开展抗病、优质、抗除草剂等基因聚合,选育突破性的品种,实现育种工作由“大海捞针”向“定向撒网”的转变。目前,完成小麦杂交组合500余个。
  • 2025-04-14
    今年以来,白马湖农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多元发展,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走出了一条“碎地生金”的创收新路子。利用鱼塘圩坡隙地发展五黑鸡养殖。在发展“光伏+渔业”运作模式的基础上,白马湖农场利用二渔场鱼塘池口间的圩坡隙地,采用原生态放养模式,发展五黑鸡养殖。五黑鸡是乌鸡中的珍品,其肉质韧性强,营养价值高,绿壳鸡蛋味道鲜美、口感细嫩,市场前景广阔。3月25日,首批5000羽五黑鸡青年鸡苗顺利“落户”白马湖农场,预计年产蛋80万至100万枚,盈利30万元以上。为实现长足发展,白马湖农场除了引进下蛋母鸡外,还着手引进公鸡,将在鸡苗自繁、蛋鸡新旧迭代和鸡蛋产品多元化赛道上助力产业发展。利用路边村庄隙地发展菌菇种植。在348省道北侧的路边隙地,白马湖农场新建20亩特色产业实验基地,搭建温室大棚40个。在2024年成功试种羊肚菌的基础上,今年规模扩大至13个大棚,增添自动化灌溉系统和温控监测系统,实现高效水肥灌溉和精准调控,菌丝定植技术让成活率提高至95%。今年羊肚菌长势喜人,菌柄粗壮,菌肉厚实,亩产有望突破700斤。3月26日,5亩菌田迎来首波采收潮,560斤头茬鲜菌在开采当日被一抢而空
  • 2025-04-14
    今年以来,勤奋药业紧紧围绕既定目标,深入开展“对标一流、争先进位”行动,勠力同心,奋勇争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85%、利润同比增长66.25%,实现首季“开门红”,为实现全年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锚定增产目标,奋力拓展市场。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勤奋药业坚持“稳中求进、难中求成”工作基调,推动无机盐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3.31%、销量同比增长11.6%。市场营销团队以“链式拓展”思维深耕细分领域,在海南、湖北、浙江等省份拓展了多家新的战略采购商,构建“核心客户稳盘+新兴市场拓盘”的营销矩阵,带动区域市场份额提升,形成了“以产促销、以销带产”的良性循环。坚持科技驱动,激活竞争优势。勤奋药业致力建设科技型医药企业,一季度持续加大在碳酸氢钠、赖氨酸和柠檬酸钠等产品的研发费用投入,同比增长83.80%,公司研发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10.37%。原料药硫酸钾产品顺利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核批准,是继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产品成功转“A”后的又一研发新品,进一步优化了产品结构。硫酸长春新碱产品原有注册批件的激活工作已进入验证阶段,并购进液相色谱仪、
  • 2025-04-13
    4月1日,一辆满载西瓜的大货车从江苏农垦弶港农场有机农庄西瓜生产基地驶出,发往苏南瓜果批发市场。这是有机农庄今年上市的首批精品小兰,产量达15万斤,预计销售额可达50万元。有机农庄西瓜生产大棚里,工人们按着标签挨个采摘西瓜。在这里,每个西瓜都有专属“身份证”,种植时间、授粉和采摘日期一目了然,实现了“一蔓、一瓜、一档案”的可视化溯源。据农庄技术人员介绍,为保证精品小兰西瓜品质,提早上市时间,一茬瓜一根藤只能留一个瓜,不同时期授粉的西瓜有着不同的标记。“今年连续4个月的干旱对西瓜种植户影响较大,我们农庄采取滴灌技术,实施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调控温度和湿度,既保证了西瓜品质,又提高了种植效率,还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有机农庄负责人边说边切开了一个西瓜,现场进行甜度检测。经检测,“弶农”精品小兰西瓜中心甜度达到了14%。“‘弶农’西瓜的品质确实不错,每年的礼品瓜我都是在这里采购的,”慕名而来的客商在田间看瓜后直接订货。为加快推进农场特色产业发展,有机农庄种植了近300亩精品西瓜,按照“生产有记录、安全有监管、产品有标识、质量有检测、消费有信心”的质量追溯体系标准,严格控制产品生产及质量安全关
  • 2025-04-13
    连日来,苏垦农发岗埠分公司抢抓晴好天气,人机并举抓好水稻育秧各项准备工作,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走进王沟生产区的一处水稻秧田,装载北斗导航的开沟拖拉机正在秧田里作业,所过之处,一道道笔直的沟系呈现出来。“通过北斗导航设备,现在的秧田开沟变得很轻松,只需在屏幕上设置好开沟深度和宽度,剩下的交给机器就可以了。”王沟生产区副主任葛高树介绍。与此同时,在完成开沟的另一处秧田,5名工人正在地里进行清沟理墒作业,大家认真做好畦面找平和沟系清理工作,方便育秧时水浆管理,做到苗齐苗匀。在李庄晒场,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台台铲车在场面上来回穿梭,将一堆堆土壤倒进筛土机的“巨口”。操作人员熟练地驾驶着机械,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关注着机械的运行状态和筛土质量。随着筛土机的运行,细腻、肥沃的营养土便从另一端倾泻而出,仿佛经过了“美颜”。据介绍,今年的筛土工作全部由农机总站派员完成,机械筛土每天可筛选营养土350吨以上,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下一步,岗埠农场将持续推进春耕备耕工作,加强技术指导、备足农资良种,统筹推进在田小麦管理和水稻育秧准备工作,为